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标记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下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A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C.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D.处理乙图中B端,不可能在乙图中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远大于7.35~7.45 | B.远小于7.35~7.45 |
C.维持在7.35~7.45 | D.稳定在3~4 |
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A.葡萄糖 | B.血红蛋白 | C.呼吸酶 | D.解旋酶 |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 |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
C.口服抗菌药物 | D.肌肉注射青霉素 |
人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A.血浆 | B.组织液 | C.淋巴 | D.内环境 |
某同学为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实验如下表。下列评价中合理的是
序号 |
项目 |
试管I |
试管II |
1 |
新鲜唾液 |
1mL |
1mL |
2 |
可溶性淀粉液 |
2mL |
2mL |
3 |
37℃水浴 |
5min |
5min |
4 |
1M盐酸 |
1mL |
/ |
5 |
1MNaOH |
/ |
1mL |
6 |
碘液 |
2滴 |
2滴 |
7 |
结果 |
均不变蓝 |
A.缺少正常pH(中性)的对照组 B.新鲜唾液没有作稀释
C.检验结果的试剂选择不恰当 D.实验操作步骤的安排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