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秃顶由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所控制,但只在男性中表现。一个非秃顶男性与一父亲为非秃顶的女性婚配,他们生了一个男孩,后来在发育中表现为秃顶。则该女性的基因型为( )
A.BB | B.Bb | C.bb | D.Bb或bb |
图1表示突触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2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图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1图2
A.图1中刺激d点,兴奋将传导(递)至c、b、a点 |
B.图1中③内有2个完整的突触 |
C.图2中CO2浓度最高处在⑦,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递)提供能量 |
D.图2轴突中的传导形式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
图示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叙述正确的是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 |
B.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 |
C.如果分泌细胞是T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B细胞 |
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使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 |
吞噬细胞不参与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 | B.体液免疫 | C.细胞免疫 | D.合成并分泌抗体 |
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
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正常,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但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甲有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c段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血糖的消耗量大于产生量 |
B.给丙注射胰岛素能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 |
C.cd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肌糖原大量分解成葡萄糖的结果 |
D.用斐林试剂检测甲、乙、丙空腹时的尿样,可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无色、砖红色、砖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