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1:每工作小时创造的GDP的年均增长率(%)
年份 |
1913—1950 |
1950—1973 |
1973—1990 |
美国 |
2.48 |
2.77 |
1.41 |
法国 |
1.92 |
5.03 |
2.94 |
日本 |
1.80 |
7.74 |
2.97 |
表2:商品出口年均增长率(%)
年份 |
1913—1950 |
1950—1973 |
1973—1998 |
美国 |
2.2 |
6.3 |
6.0 |
法国 |
1.1 |
8.2 |
4.7 |
日本 |
2.0 |
15.4 |
5.3 |
上述表格根据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千年史》中美、法、日三国的资料整理而成。提取两表中有关1913—1998年间美、法、日三国发展对比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和建设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绪六年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铭传的倡议,其词曰:“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犹居中古以后而摒弃舟车,其动辄后于人也必矣。”但更多的人却不但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而且宣言“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洋务派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但步履之艰难可以体味。
材料二:京张铁路示意图(见图5分)。
|
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作用,一种从对中国近代化作用的角度去考察,认为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另一种从运动的性质及内容去考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和反动。如果你要写一篇关于“评价义和团运动”的论文。
你通过哪些主要途径可以收集到相关的历史资料?评价历史事件一定要有一个相关的标准。请判断选择下列单项选择题。
①评价一场革命的成败,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是
A.革命领导人的问题 B.革命政权的问题
C.革命的思想问题 D.革命的阶级属性问题
②评价一个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最重要的是看这个历史事件是否
A.具有历史上的知名度 B.得到人民的拥护
C.促进历史的进步 D.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
(3).你认为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化发展上的积极作用体现在哪里?
在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种种特权,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条约》、《北京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存在哪几种性质的近代工业?简要分析其形成的背景,评价它们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6年(同治五年)左宗棠上奏朝廷要求在福州创办船政局,他说:“窃惟东南大
利在水而不在陆……无事之时,以之筹转漕则千里犹在门户;……则七省之储可通一水。” “……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以海船为业者,往北置货价本愈增,比及回南费重行迟,不能减价以敌洋商……是以非设局制造轮船不为功”。“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大轮船不可”。清政府批准左宗棠的请求。
(1)材料一中“防海之害”的具体教训指什么?
(2)据材料一指出左宗棠建立福州船政局的经济、军事目的。
材料二:船政局设立船政学堂,前学堂教习船体和船用机械制造,聘请法籍教员以法文授课;后学堂教习轮船驾驶和船舶管理,聘英籍教员以英文授课。教学内容包括专业课程和数理化、外语等基础学科。船政学堂办学严格,选优淘劣,它还陆续选拔优秀学生出洋留学。
材料三:据统计,船政局所造军舰占当时中国自制兵船的74%,船政局工人占全国总数四分之一,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很多成为国内各主要造船厂、枪炮局和机械局的主管,培育的海军军官约占全国五分之三。
(3)为什么要设立船政学堂?与传统教育相比,它有哪些创新之处?
(4)据上述材料,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方面归纳福州船政局(含附属船政学堂)对中国近代化作出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