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毛泽东说:“个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与大量供应是完全冲突的。”1955年又说:“我们的商品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生产水平,现在还是很低的,而国家对于这些物质的需要却是一年一年的增大,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当时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了
A.“一大二公”政策(大:规模大;公:公有化) |
B.“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核算政策(三级:公社、大队、小队) |
C.“一平二调”政策(平:平均主义;调:劳力和财力无偿调拨) |
D.统购统销政策(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
“以强大的凝聚力固守本民族宗教文化传统而著称的犹太民族,其中一支在北宋中叶进入开封定居,长期过着和平生活,得到汉族平等对待,逐渐放弃本民族语言,开始学习儒家经典,最终失去保持本民族特征的心态,融合到汉族之中。”这里所说的融合是指 ( )
A.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同化 | B.体貌特征的同化 |
C.语言文字的同化 | D.生活习俗的同化 |
“专取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此书是指 ( )
A.《春秋》 | B.《史记》 | C.《通典》 | D.《资治通鉴》 |
.从敦煌壁画上发现过唐人画的“刷牙图”。据专家研究,刷牙习俗始于印度,随佛教传入我国。此材料最能体现的主题是
( )
A.佛教宣扬个人卫生 |
B.唐人重视口腔卫生 |
C.唐人善于学习外来先进生活方式 |
D.唐文化对西方产生影响 |
封建国家的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结果突出表现在下列哪些历史现象中 ( )
①“文景之治”②“光武中兴”③“贞观之治”④“开元盛世”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造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的原因的渊源是( )
A.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势力日益壮大 | B.东汉末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 |
C.统治者偏安一隅,无心统一全国 | D.士族势力腐朽,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