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邓小平1975年9月26日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为此,在他的倡议和影响下
①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
③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④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柏拉图的教育贡献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7和1938年的清明节,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此举是为了彰显( )

A.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的决心
B.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精神
C.民主协商共建和平的追求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愿望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 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 , 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 伟大尝试
C.标志着该国一百多年屈辱的历史从此结束
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中曾列举以下内容:(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数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毛泽东先集》)这段材料论证了()

A.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B.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
C.持久抗战的有利因素 D.解放战争胜利的经验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

A.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C.民主科学的倡导者 D.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