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某同学研究经济史的两组资料。

组别
史料
史论



(松江)“里媪(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日复抱纱以出”。(摘自《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松江部)
史论1:反映了当时传统的经济结构受到冲击和侵蚀。
史论2:这种市场与生产技术分离,是中国纺织技术自14世纪后没有取得重大进步的原因之一。



“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唐要会》卷八六)
 

①唐朝商品经济发达,商人获利丰厚  ②唐朝官员存在仗势从商业中获利现象
③唐朝政府严格控制中高级官吏经商  ④唐朝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主要是由于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垄断组织的发展
C.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D.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

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近半个世纪后,开始向欧美大陆扩散,在各国随后的工业革命中领先的两个部门是

A.纺织业和铁路业 B.纺织业和化工业
C.铁路业和采矿业 D.汽车制造业和化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亚洲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C.非洲国家大都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D.拉美国家成为英美的势力范围

下列关于铁路运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14年,约翰·麦克亚当成功制成了第一台蒸汽机车
B.铁路集中了工业革命的多项成果
C.铁路的兴建普遍加快了工业革命战争的进程
D.铁路旅行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冲击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其推动力主要来自于

A.科技的进步 B.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C.经济的发展 D.资产阶级统治的进一步巩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