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随着圈地运动的发展,到1851年英国100英亩以上的大农场已然占据了70一80%的农业经营土地。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截至2011年上半年,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总面积达2 .07亿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6 .2 % ,截至2012年12月底则达到 2 .7 亿亩。英国圈地运动和当今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A.都以增加农民收人为主要目的 |
B.说明现代化与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辩证关系 |
C.使本国的小农经济都彻底消失 |
D.都通过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加快工业化进程 |
18世纪的启蒙学者,从中国的文化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政府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甚至把他推翻。下列思想不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A.民贵君轻 | B.君舟民水 |
C.君权神授 | D.为政以德 |
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
B.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业已动摇 |
C.封建统治陷入了全面危险 |
D.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要求 |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从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主要观点是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
B.否定信仰上帝 |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
D.挑战教会权威 |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发生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 |
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
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②拜会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③探讨了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④他们还欣赏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