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强调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做人要“恭、宽、信、敏、惠”;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认为人人皆有“羞恶之心”、“恭敬之心”;荀子也主张“仁义”,要“以德服人”,“人要向善”。始终贯穿上述思想的一条主线是
A.主张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
B.人不分贫富、贵贱、智愚、善恶,都有入学受教育的资格 |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
印尼雅加达博物院收藏了不少写有阿拉伯文字的中国古陶瓷,比较出名的是釉外云彩大盘两件和白地青花阿拉伯文字碗一件。中国古陶瓷上出现阿拉伯文字主要( )
A.是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 B.是适应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 |
C.反映了各民族联系的加强 | D.体现了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 |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的关系。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
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清政府正式派官员和商人携物出洋赴赛,始自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大清国的展品“物件悉遵华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经评判,中国赛品“以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材料反映了( )
①中国传统手工业产品仍驰名中外
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商品输入对中国传统手工业冲击不大
③机器工业优势地位尚未形成
④清政府的政策逐渐发生了变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铁刀和铁耙在乡村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突出表明( )
A.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 |
B.水利事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 |
C.土地私有制度开始出现 |
D.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有些方面也有着相似之处。中国古代哪个机构的职能与古代雅典陪审法庭的职能最为相似( )
A.唐朝的刑部 | B.宋朝的枢密院 |
C.元朝的中书省 | D.清朝的军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