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一些行政机关为了“创收”,常常向企业推销一些所谓展示企业形象和产品的高价年鉴,不管有关企业情愿与否,都得乖乖掏钱购买。这一事例说明( )
①必须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②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合理行政
③必须适当限制和弱化政府职能 ④政府滥用权力会损害政府的形象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针对钓鱼岛事件,全国各地都爆发了规模不等的抗议游行示威活动,但有些地方发生了针对日系汽车、厂商的恶性“打、砸、抢”事件。有网络媒体向广大青少年网友们郑重倡议:立场坚定,理性爱国;恪守底线,依法有序;明辨是非,反对暴力。这主要说明公民()
①必须依法理性有序地表达爱国热情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公民的根本行为准则
③参与政治生活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④应该依法行使基本政治权利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2年7月,某市发布《推广使用LED照明产品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通过推广LED,实现本市同比口径下照明节能50%以上,拉动全市LED产业快速健康发展。高中生小张就此事向市政府提出一些意见,但不知道要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你建议他选择()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②信访举报制度
③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④电话、信函、电子邮件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和谐中国·2012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十佳案例中,某市探索创造的“平安协会”群防群治组织形式在推进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实践中,整合了社会资源,维护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和谐,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这对政府的启示是()
①在管理与服务中,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转变政府职能,把社会管理权力下放给基层自治组织
③通过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④履行政治职能,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我国是一个拥有5.38亿网民、10亿多手机用户的“网民大国”,网络信息被滥用的损害不能低估。为避免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政府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审判力度
②人大出台和完善有关网络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③各类机关和商家按需提取个人信息,获取商业利益
④增强公民个人信息权利意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② |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是人民权益彰显的十年。国家赔偿法的修订,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探索,人大代表选举“城乡平权”等民主形式的完善,切实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上述材料的主旨最恰当的反映是()
A.公民直接管理国家,充分当家作主 | B.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
C.政府广纳民意,民主科学决策 | D.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