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氮原子 ;
(2)2个氢分子 ;
(3)亚铁离子 ;
(4)氢氧根离子 ;
(5)+2价的钙元素 。
小红和小林做氢氧化钠溶液与酚酞作用的实验时,发现了—个意外现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的成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红: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林: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大小有关。
(1)老师否定了小红的猜想,理由是;
(2)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小林的猜想是否正确。
①实验方法;
②可能的现象及结论。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用F装置可以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测量结果明显影响(选填“有”或“无”)。
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50g的4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KNO3固体,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溶的KNO3固体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得到溶液。加入KNO3固体的质量与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
实验编号 |
a |
b |
c |
d |
加入KNO3固体的质量 |
45 |
50 |
55 |
60 |
所得溶液的质量 |
95 |
100 |
105 |
105 |
(1)实验a、b、c、d中,有未被溶解的KNO3固体的实验是(填写实验编号);
(2)实验a、b、c、d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3)取实验b所得溶液,若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在不改变温度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请仔细看图并填空:
(1)图A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
(2)图B是用两块金属片相互刻划,观察到在纯铜片上有明显的划痕。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3)2010年5月,400多年前的古沉船“南澳一号”成功打捞。图C是部分文物图片,可以看出铁锅锈蚀比铜严重,为了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小华选用了硫酸铜溶液。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火”的掌控和应用不断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1)古人“钻木取火”时“钻木”是为了(答燃烧的条件);
(2)“长征火箭”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CO2+4H2O+3X,则X的化学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