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硫酸铁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其化学组成为Fex(OH)y(SO4)z·nH2O。取7.525g样品溶于水,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得到10.485gBaSO4沉淀。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碱,经过滤、洗涤、灼烧得Fe2O3固体2.80g。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x:y = 7:3 | B.2x =" y" + 2z | C.y:z = 1:3 | D.3x =" 2y" + 2z |
某学生将锌粒放人CuSO4溶液中,发现锌粒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同时还有少量无色无味气泡产生。对于产生气泡的“异常现象”,下列猜想无科学道理的是 ()
A.产生的气体可能是H2 | B.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 |
C.CuSO4溶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某种酸 | D.CuSO4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
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投入到稀盐酸中,Y无反应,如果把X、Z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锌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Y﹥X﹥Z | B.Z﹥X﹥Y | C.X﹥Z﹥Y | D.X﹥Y﹥Z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 |
![]() |
![]() |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
如图,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的更快些.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A.体积小、质量小 | B.相互之间有间隙 |
C.在不断运动 | 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
下列做法或叙述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0.57g |
B.用10 mL量筒量取了6.0 mL水 |
C.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D.配制100g 10% 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溶解、装瓶、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