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1)合成氨工业中,合成塔中每产生2 mol NH3,放出92.2 kJ热量。
① 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② 若起始时向容器内放入2 mol N2和6 mol H2,达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Q,则
Q(填“>”、“<”或“=”)_______184.4 kJ。
③ 已知:

1 mol 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约等于_______kJ。
(2)工业生产尿素的原理是以NH3和CO2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 (g)+ CO2 (g) CO(NH2)2 (l) + H2O (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关系如下:

T / ℃
165
175
185
195
K
111.9
74.1
50.6
34.8

 
①焓变ΔH(填“>”、“<”或“=”)      0
②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若原料气中的NH3和CO2的物质  的量之比(氨碳比),下图是氨碳比(x)与CO2平衡转化率(α)的关系。α随着x增大而增大的原因是                       

③ 上图中的B点处,NH3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3)氮气是制备含氮化合物的一种重要物质,而氮的化合物用途广泛。
下面是利用氮气制备含氮化合物的一种途径:
     
①过程Ⅱ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运输时,严禁NH3与卤素(如Cl2)混装运输。若二者接触时剧烈反应产生白烟,并且0.4 mol NH3参加反应时有0.3 mol 电子转移。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氨是一种潜在的清洁能源,可用作碱性燃料电池的燃料。
已知:4NH3(g) + 3O2(g) = 2N2(g) + 6H2O(g)   ΔH =" ―1316" kJ/mol,则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验证原电池的效果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
(答题时,方程式中的M、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写出M溶于稀H2SO4和H2O2混合液的离子方程式:
(2)某同学取X的溶液,用稀硫酸酸化并搅拌后,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Cl2将Z氧化为K2EO4的化学方程式:
(4)由E制备出的E(C2H52的结构如右图,其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但早期人们却错误地认为它的结构为:。核磁共振法能够区分这两种结构。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正确的结构有种峰,错误的结构有种峰。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Al、(NH42SO4、MgCl2、A1Cl3、Fe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该混合物作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况下体积):

请回答:
(1)混合物中是否存在FeCl2_________(填“是”或“否”);
(2)混合物中是否存在(NH42SO4_____(填“是”或“否”),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
(3)写出反应⑤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图中数据分析,原固体混合物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并配平CCl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

(2)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是
(3)把KI换成KBr,则CCl4层变为_____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
a.Mg b.C c.N2 d.S
(2)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说明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3)若A、B、C为含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则A与C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X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一种即可)

(6分)有关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省略)。通常C为气体单质,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3)写出另外一种实验室制取H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