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时,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强碱性溶液中:Na+、K+、AlO2-、Cl- |
B.pH=1的溶液中:HCO3-、NH4+、NO3-、Ca2+ |
C.无色溶液中:Cu2+、NO3-、Cl-、H+ |
D.无色溶液中: Na+、K+、ClO-、SO3 2-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SiO2既能溶于NaOH溶液又能溶于HF,说明SiO2是两性氧化物 |
B.浓硫酸能干燥SO2等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
C.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
D.自来水厂可用明矾对水进行消毒杀菌 |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常温下,呈碱性的溶液:K+、AlO2-、CO32-、Na+ |
B.含Fe3+的溶液中:K+、NH4+、Cl-、I- |
C.中性溶液:Fe3+、Al3+、NO3-、SO42-(已知:Fe3+沉淀的pH的范围在2.7~3.7) |
D.无色溶液中:K+、AlO2-、NO3-、HCO3- |
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离子 |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离子 |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离子 |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离子 |
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离子结构示意图![]() |
B.电子式![]() |
C.比例模型![]() |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曾经是2011年“国际化学年”的主题。你认为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 |
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
D.实现资源的“3R”利用,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提高资源 |
的循环利用(Recy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