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甲午状元张謇毅然挂冠从商,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开始筹办大生纱厂,1899年,开机生产。下列有利于大生纱厂创办的因素有
①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
③君主立宪制度实行,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义和团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康德的道德定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把每个人当作享有天赋人权的个体对待,而不是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如果把这一道德定律与孔子的道德观相比较,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与孔子的道德观有相似之处 |
B.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
C.两者所维护的阶级利益相同 |
D.“人非工具”是对康德道德观的概括 |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恩格斯这段话肯定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 | B.宗教改革运动 |
C.科学社会主义 | D.启蒙运动 |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甫和主教 |
B.神甫和主教要在从事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 |
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仰上帝 |
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在上帝面前是权利平等的教士 |
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叙述 |
历史时期 |
A |
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 |
古代希腊 |
B |
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 |
文艺复兴 |
C |
从简化宗教仪式到取消宗教仪式 |
宗教改革 |
D |
从自然法则走向道德法则 |
启蒙运动 |
“春秋战国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作为新旧两个时代的中间环节、中间阶段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材料中的新旧时代都是指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
B.两者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 |
C.两者都为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武器 |
D.两者都为反对封建神学体系作出了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