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
A.闭关锁国 | B.朝贡贸易 | C.市坊制度 | D.官营专卖 |
有资料显示,1600-1800年欧洲的文盲率大大下降,尤其是1700年以后更为明显。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①代议制度的确立②工业革命的推动③文艺复兴的开始④科学革命的影响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有学者在研究20世纪30年代某历史事件时说:“这是大国侵略性和防御性两种民族主义妥协的顶峰,它们的共同本质是民族利己主义。”该历史事件应该是
A.九一八事变 | B.“慕尼黑阴谋” |
C.德国武装入侵波兰 |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 |
“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该材料出自
A.《社会契约论》 | B.《论法的精神》 | C.《哲学通信》 | D.《物种起源》 |
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声称:“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为协调双方矛盾,《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了
A.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 | B.国会参众两院议员的不同产生办法. |
C.构建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 | D.总统可以对国会立法行使否决 |
15世纪末至17世纪末,英国曾发生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下列关于英国圈地运动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
B.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之一 |
C.新航路的开辟加快了圈地运动的发展 |
D.促进了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