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其中之一是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反应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刹车距离”是指驾驶员从踩下刹车踏板制动到汽车停止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4s |
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
C.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2 |
D.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7.5m/s2 |
一个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同时受到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F1和F2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物体速率最大的时刻是();物体的最大动量是()
A.10s末,120kg·m/s |
B.20s末,60kg·m/s |
C.20s末,240kg·m/s |
D.10s末,60kg·m/s |
如图所示,把大小可以不计的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和B互相排斥,静止时,绝缘等长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由此可知()
A.B球受到的库仑力较大,电荷量较大 |
B.B球的质量较小 |
C.B球受到细线的拉力较大 |
D.两球接触后,再静止时,A球的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仍然小于B球的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
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为V/m.已知一半径为1mm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
,水的密度为
kg/m3。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
A.2![]() ![]() |
B.4![]() ![]() |
C.6![]() ![]() |
D.8![]() ![]() |
带正电的粒子在某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能分别完成以下两种运动:①在电场线上运动,②在等势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该电场可能由()
A.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形成 |
B.一个带负电的点电荷形成 |
C.两个分立的带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形成 |
D.一带负电的点电荷与带正电的无限大平板形成 |
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从A点到B点,经过的时间为t,物体在A、B两点速度分别为、
,物体在
时刻速度为
,物体通过AB中点的速度为
,则 ( )
A.只有当时,才有
B.只有当时,才有
C.无论与
关系如何,
总有
D.无论与
关系如何
,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