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龙潭夜坐
王守仁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 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相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的生不逢时。
这首诗前三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简要分析王守仁“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与苏轼《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所表现出的人生遭际与人生态度有何异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
秋日众哲馆对竹
许浑
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疏影月移壁,寒声风满堂。
卷帘秋更早,高枕夜偏长。
忽忆秦溪路,万竿今正凉。
本诗对仗联有几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1 B.2 C.3 D.4

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叠词“萧萧”,生动地突显竹子“凌霜”的神韵美。
B.“异”字,写众哲馆竹色彩不同于三湘竹的变化美。
C.首联写竹傲寒而立,翠绿凌霜,描摹竹林的静态美。
D.颔联写风动起寒声,竹影爬墙,描绘竹林的动态美。

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颈联和尾联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 帝①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②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①这首诗写于大历元年(766年),杜甫时在夔州。②诛求:征求,征收。
⑴首联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描写白帝城,请作简要说明。
⑵分别概括颔联和颈联的内容。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尾联。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
眼儿媚
[南宋]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
(2)“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3)词的下片是怎样抒情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胡蝶①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②不归归便得,五湖③烟景有谁争。
注:①蝴蝶:用典。指梦境的美妙快乐。②“是自”的意思。③五湖:用典。春秋时,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颔联历来被名家誉为抒情佳句。试分析这一联是如何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
本诗除抒发强烈的思乡之情外,作者还表达了那些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东马塍
[宋]朱淑贞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注]①东马塍:地名。塍,田间的土埂子。
第二句中“暗”字用得最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
第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