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 D.巴黎公社的成立 |
从下图分析得出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
B.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
C.自然灾害严重的结果 |
D.土地兼并加剧的恶果 |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八国联军侵华 |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
美国联邦党人汉密尔顿和麦迪逊认为:在共和政体中,立法权必然处于支配地位。补救这个不便的方法是把立法机关分为不同单位,并且用不同的选举方式和不同的行动原则使它们尽可能少发生联系。1787年宪法中体现这一理念的内容是()
A.立法权控制司法和行政权力 |
B.立法、司法和行政三者权力制衡 |
C.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
D.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合理分配权力 |
下图是某同学在笔记中整理的法国大事记(1789~1875年)。对于该笔记反映的法国历史,最合适的主题概括是()
A.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 |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C.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
D.欧洲霸主地位逐步丧失 |
伏尔泰评论某国政治时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其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材料中的“这个国家”应该是()
A.17世纪的英国 | B.18世纪的美国 |
C.18世纪的法国 | D.19世纪的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