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将R型活菌和S型死菌的混合物注射到小鼠体内,R型细菌向S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转化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
B.乙图中搅拌的目的是提供给大肠杆菌更多的氧气,离心的目的是促进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分离 |
C.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分别主要在上清液、沉淀物中 |
D.若用无放射性标记的噬菌体,侵染体内含35S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
某种转基因玉米能高效合成一种多肽类的蛋白质酶抑制剂,积累于茎中,让取食它的害虫的消化酶受抑制,无法消化食物而死。下列就该玉米对人类的安全性评论中,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安全,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对人体的消化酶很可能无影响,因为人体消化酶和害虫消化酶结构上存在差异 |
B.安全,人类通常食用煮熟的玉米食品,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已被高温破坏,不抑制人体消化酶 |
C.不安全,玉米的食用部分也可能含有蛋白酶抑制剂,食用后使人无法消化蛋白质而患病 |
D.不安全,玉米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可通过食物链在人体细胞内表达,使人无法消化食物而患病 |
排卵时,从卵巢排出的是( )
A.只有一个初级卵母细胞或只有一个次级卵母细胞 |
B.成熟的卵细胞、透明带和放射冠细胞 |
C.成熟的卵细胞、透明带和放射冠细胞和卵泡液 |
D.以上都不是 |
当卵细胞达到什么时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
关于桑椹胚和囊胚的比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囊胚期细胞分化是由于遗传物质突变引起的 |
B.囊胚期的细胞出现了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
C.桑椹胚的各细胞结构功能基本相同 |
D.囊胚期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差异不是复制水平的差异,而是转录水平上的差异 |
人类寄希望于利用干细胞(人体中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在体外培育出组织器官,并最终通过组织或器官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能否用肌细胞代替干细胞( )
A.不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不同 |
B.能,因为肌细胞虽然是分化的细胞,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脱分化,实现细胞全能性 |
C.不能,因为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 |
D.能,因为肌细胞与干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