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资料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过多,容易引起有机磷中毒,原因是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抑制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的分解。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就会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1)有机磷农药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图乙①________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的方式是________,它将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使突触后膜产生________。
(2)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甲图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任氏液(青蛙专用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1、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任氏液的两个培养皿中。
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油菜的株高由等位基因G和g决定,GG为高秆,Gg为中秆,gg为矮秆。另一种植物的B基因与G基因在油菜的株高上有相同的效果,并且株高与这两个基因的数量正相关。下图是培育转基因油菜的操作流程。

(1)步骤①需要用__________连接,构建表达载体并转化农杆菌,将农杆菌在含的培养基中培养,筛选出成功导入B基因的农杆菌。获得的农杆菌能够侵染油菜细胞并将插入了B基因的__________整合到受体细胞的__________上,获得转基因油菜。
(2)若B基因成功转入矮秆油菜并表达,且B基因与g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转入B基因的油菜表现型为__________,该转基因油菜自交产生的子一代中,高秆植株应占__________。
(3)若将一个B基因连接到了中秆油菜的染色体上并在植株中得到成功表达,培育了甲~丁四种转基因油菜(如下图所示)。

①四种油菜中,丙植株的表现型与其余三种植株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②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前提下,这四种转基因油菜分别自交,子代有3种表现型的是__________,另外还有一种转基因油菜的自交子代也有3种表现型,请在下图中的染色体上标出B基因的位置。

某品系小鼠(2n=40)的部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如下图所示。

(1)成年小鼠的体重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对体重变化具有相同的遗传效应,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年鼠最重,aaddff的成年鼠最轻)。若仅考虑体重这一性状,则小鼠种群中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__种。用图中所示基因型的小鼠作为亲本杂交(不考虑交叉互换),F1雌雄个体间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年鼠体重与亲本相同的个体比例为__________。
(2)取小鼠生发层细胞放入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周期的时间,再转移到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至细胞分裂后期,则该时期每个细胞中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条。
(3)若图中父本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形成的配子正常受精后产生了一只XXY的小鼠,小鼠成年后,如果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可形成__________种染色体组成不同的配子。
(4)小鼠的有毛与无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E、e控制,位于1、2号染色体上,E基因纯合时可导致小鼠胚胎死亡。图中两亲本杂交得到F1,F1雌雄小鼠间随机交配,则F2中有毛鼠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5)已知小鼠的毛色由Y(黄色)、y(鼠色)和B(有色素)、b(无色素)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基因控制毛色为白色。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如上图所示。请利用上图所示亲本设计实验探究B、b基因是否位于1、2号染色体上。(注: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交叉互换)
第一步:纯合黄色鼠为母本,纯合白色鼠为父本进行杂交,得到F1;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及结论:①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小鼠毛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则B、b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0℃以上的低温能对喜温植物玉米造成伤害,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一:从甲、乙、丙三个品种中挑选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三组,分别放在5℃、10℃和25℃的环境中培养4天(其他各种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结果如图1。
实验二:将甲种玉米幼苗分成三组,一组对照,另两组在5℃低温下处理4天后放在25℃,光照强度分别为800勒克斯(1x)、60勒克斯(1x)的条件下恢复4天后,测其光强与光合速率的关系,结果如图2。

(1)实验一的目的是__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品种中最耐低温的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该品种在低温条件下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3)实验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的影响。该实验对照组的处理条件应为:一直生长在温度为__________,光强为800 lx条件下。
(4)由实验二可知,60lx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实验一、二分析,早春遭遇“倒春寒”后会造成玉米减产的原因是__________。

(9分)硅藻的生长需要利用硅酸盐,下图是对两种淡水硅藻一一一针杆藻和星杆藻有关实验的研究结果。请据图回答:

注:a表示单独培养星杆藻,b 表示单独培养针杆藻,c和 d 表示两种硅藻混合培养。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两种藻类都属于________。
(2)实验结果分析:
①单独培养星杆藻时,前20天内该种群数量呈________型增长,20 天后星杆藻的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
②两种淡水硅藻混合培养后,星杆藻被排挤掉,说明两种藻类存在________关系。但在自然河流生态系统中两种硅藻一种分布在浅层,另一种分布在较深的水域,该现象体现出群落的________。
③c和d的实验结果说明星杆藻被排挤与________无关。结合a和b的实验结果中_____________的变化,可以推测星杆藻被排挤与________有关。
(3)据调查,某时段长江某流域水体中硅藻大量繁殖,根据前面的研究推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7分)瘦素是由白色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类激素,科学家发现这种激素可以通过减少进食量,促进产热来减轻哺乳动物的体重。为了研究该激素的调节机制,科学家进行了系列实验。
(1)实验一:给瘦素缺陷型小鼠注射适宜浓度的外源瘦素后,小鼠进食量减少。据此推测,白色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经________运输至靶器官,靶器官产生兴奋,经________传递至________,令其产生饱觉进而减少进食量。
(2)实验二:给健康的饥饿小鼠注射外源瘦素后,血浆中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升高。据此推测,瘦素通过调节下丘脑分泌________,促使________分泌相关激素,进 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促进细胞的________。这说明,瘦素可通过调节其它激素的分泌,促进产热,降低体脂含量。
(3)综上研究,瘦素对哺乳动物体重调节是通过________方式共同完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