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表1解读正确的是( )
| 产量 年份 |
粮食 (百万砘) |
棉花 (百万砘) |
煤 (亿吨) |
钢 (百万吨) |
| 1952 |
163.42 |
1.30 |
0.66 |
1.35 |
| 1957 |
195.05 |
1.64 |
1.31 |
5.35 |
A.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B.“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一五”计划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D.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1924年至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一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大革命。这里的军阀不包括()
| A.张作霖 | B.吴佩孚 |
| C.袁世凯 | D.孙传芳 |
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 A.取消了“二十一条” |
| 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
| C.中国共产党成立 |
| D.国共合作实现 |
1916年,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刘奇想在《新青年》这本杂志上发表文章。你若是当时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 A.社会需要儒家思想 | B.君主立宪是时代的潮流 |
|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 D.立足国情,反对全盘西化 |
“七一”学校历史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几位同学对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历史人物的看法产生了分歧。一位同学认为他采用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另一位同学认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是个卖国贼。这两位同学讨论的历史人物是()
| A.林则徐 | B.曾国藩 | C.袁世凯 | D.李鸿章 |
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