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西周末年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意思是说“和”是不同元素的结合,不同、差别是“和”的前提,这样的“和”才能长久,“和成”的物才能“丰长”。如果“去和取同”,那就离灭亡不远了。这表明(  )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双方相互对立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发展  ④矛盾的同一性以对立性为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②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中进行
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李某用银行按揭的方式购买了售价为60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15万元,在10年内付清银行贷款45万元及利息8万元。其中房子售价、首付现金、付清银行贷款及利息体现的货币职能依次为()

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D.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这表明()
①货币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②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③有商品就有货币④货币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贷款20万元买了一辆小轿车 B.顾客用20元钱买了10斤苹果
C.一台手提电脑价格是8500元 D.出租房屋得到租金1000元

商品交换的本质是()

A.物与物相交换的关系 B.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
C.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D.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