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3年12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对2014年的经济工作作出了总体要求。据此回答。
会议提出要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统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②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的根本举措 
③需要国家一方面减少财政收入,让利于民,另一方面增加财政民生支出 
④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兼顾效率与公平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此次会议把“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2014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要加强对“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我国要提高“走出去”的能力,需要
①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②提供对外投资精准信息,简化对外投资审批程序  
③完善经济法规,为企业提供法律保障  
④支持企业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

A.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品德 全球环境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0多年前塑料袋发明时,被视为一次“革命性的解放运动”。时至今日,塑料袋被认为是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这说明()

A.人类无法预料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B.价值观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D.随时间推移认识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2009年12月,美国发射名为“广角红外测量探测器”的红外空间望远镜。该望远镜将在距地球约50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开展观测工作,主要用于对宇宙中发出红外辐射的天体展开观测,研究小行星和最冷、最暗的恒星。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是 (  )

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关键
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D.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是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前提

关于现象、本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本质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现象,理性认识总要表现为感性认识
B.不论认识现象还是认识本质,都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C.人们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D.感性认识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是事物的本质

2010年2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从哲学上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必须 (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按客观规律办事,突破经济规律的制约
③重视内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④学会优化结构,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4,6

下列成语、俗语中包含“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目的”寓意的是 (  )

A.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C.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D.顺水推舟,顺藤摸瓜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