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回答听众提问时强调:改革在中国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敢于啃硬骨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川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指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使其更好的适应我国国家性质、基本国情和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1)运用所学《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怎样正确处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材料二 最近,有关退休年龄的改革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标准是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寿命较短的情况下制定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为此退休年龄也要相应的做出调整。延长退休年龄必然对相关利益主体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劳动者内部,支持与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两方群体争论比较激烈。实行“弹性退休制”是我国目前的最优选择。有关专家建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行业岗位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循序渐进地推行。
(2)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材料二的认识。
材料一: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速达25.7%。出口6666亿美元,同比增长21.9%,增速比去年同期放缓5.7个百分点。进口增长30.6%,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12.4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比去年同期下降11.8%,净减少132.1亿美元。
材料二:今年上半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为26.3%,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为21.4%,两者之差已经缩小到4.9个百分点,远低于去年同期超过10个百分点的增幅差距。
材料三:由于美元受多重利空因素打击走弱,使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上行速度有所加快。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08年8月2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8357元,较前一交易日大幅走高161个基点。
(1)、上述材料各自显示了怎样的经济信息?
(2)、人民币加速升值有利也有弊。因此必须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请说明稳定人民币汇率的经济意义。
(3)、虽然2008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试联系材料并结合我国实际,分析说明如何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再上新台阶?
区域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在增进各国经济互惠与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表中案例反映了中国与欧盟多方面的经济关系,概括案例中体现的经济学道理。
案例 |
经济学道理 |
示例 2008年,欧盟取消了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配额限制。中国对欧盟出口环境得到了改善,欧盟消费者也可以购买到更多物美价廉的中国纺织品。 |
扩大市场开放,贯彻自由贸易的原则,互惠互利。 |
案例一2009年5月,首架在中国总装的空客A320飞机成功试飞。飞机的机头、机身、机尾和机翼等部件,分别在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生产,总装在天津完成。 |
|
案例二义乌是驰名中外的小商品集散地,欧盟是其重要出口市场。通过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多种方式,义乌出口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商品,也进口欧盟的商品和技术。 |
|
案例三中欧膜技术合作研发中心于2008年在中国成立。膜技术是中国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生物、环保等领域。 |
|
案例四欧盟国家向中国倾销邻苯二酚,对中国化工产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冲击。中国政府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该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
2008年11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经济金融关系日益密切。这场金融危机不仅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冲击,也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问:(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哪几个方面的特征?
(2)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经济带来影响。请运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中的有关知识简要叙述这种影响的必然性。
改革开放30年,使中国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中华民族5000的历史长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大的弯。阅读表格内容并填写下表。
中国模式 |
典型区域经济 发展模式 |
最初表现 |
经济学依据 |
珠江模式 |
由于不能解决温饱问题,仅1978年8月,广东省偷渡外逃者就达6709人。 借助珠三角毗邻港澳这一优势,外向型经济风生水起。 |
||
温州模式 |
原来温州人因为穷,被成为“可怜的温州人”。 外出的温州人回乡建立家庭工厂,通过“小商品、大市场”带动家庭工业生产,非公有经济进入黄金发展期。 |
||
苏南模式 |
土地承包后,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乡镇办工业,是农民自己找到的一条“活路”。 |
2009年10月20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讲话指出:中国与东盟各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多年来,双方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入,睦邻友好关系顺利发展,经贸合作作为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石,结出了丰硕成果。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启动以来,双方贸易和投资快速增长,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目前,中国东盟已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今年前9个月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双边贸易额仍接近1500亿美元。双方相互投资不断扩大,至今累计已超过600亿美元。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试运用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加强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