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两广总督的奏折中写道“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每年贩卖湖丝(湖州等地出产的生丝)并绸缎等货,一岁之中,价值(白银)七八十万两,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材料说明
①乾隆年间广州是对外通商口岸 ②中外间“丝──银”贸易兴盛
③江南地区的桑蚕丝绸生产发达 ④官营手工业垄断了丝绸的生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表2所示。

表2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 (%)


工人

劳动农民

转业军人

个体劳动者及一般市民

学生

资本家

上海

35.52

12.95

2.69

18.75

16.08

5.94

天津

39.13

14.27

3.27

12.29

19.44

3.70

陕西

26.26

27.99

8.32

8.67

22.95

0.52

新疆

16.16

25.47

23.19

18.18

19.05

0.23

据表2可知(

A.

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

B.

西部地区工商业改造不彻底

C.

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D.

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

土改后,太行山区某农民要买一头驴,谈好价钱后,他表示要回家和妻子商量,理由是"我们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规矩,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当时解放区(

A.

男尊女卑观念消亡

B.

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化

C.

按劳分配得到实施

D.

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

1934年,毛泽东提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在这里,工作方法的问题,就严重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当时毛泽东强调改进工作方法意在(

A.

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

B.

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C.

建立广泛革命统-战线

D.

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

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已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

儒学地位颊覆

B.

列强侵略加剧

C.

政局变化迅速

D.

西学深入民心

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

A.

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B.

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

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D.

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