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典,城邦公民大会召开期间,其常务委员会都会向公民大会提出陶片放逐提案。如果大会表决通过该提案,则于翌年2月或3月间实施放逐投票,得票最多的人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10年(或5年),被放逐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10天内离开城邦。材料说明古代雅典
A.国家决策缺乏理性化 | B.维护了雅典人的民主权利 |
C.民主制度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 D.民主制度科学完善 |
邮票可以反映历史,也是设计者所处时代和设计者本人思想认识的反映。下图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对邮票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邮票上的人物Sun Yat—Sen和Lincoln分别是中美两国“国父”
②邮票设计者将“民族、民权、民生”与“of the people,by thepeople,for the people”并列,表明中国曾经追求过“美国式”的民主
③邮票突出“抗战建国”反映了当时中美两国有共同的利益和要求
④邮票设计者将台湾列入中国版图是因为台湾已经回归中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口号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鼓动方式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下列口号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革命无罪,造反有理②发展是硬道理③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④三年超英,五年赶美
A.①②③④ | B.④①③② | C.③④①② | D.①④③② |
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49、1972、1992年分别形成了三次建交高潮。下列史实与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是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 |
B.一边倒“求同存异”《中美建交公报》 |
C.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
D.不结盟运动重返联合国多哈会议 |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以下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 B.“美德即知识” |
C.“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D.“舍善而趋恶不是人类的本性” |
研究性学习中,老师希望学生以民族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历史为素材做一小论文,要求学生自行搜集材料。下列四位同学的研究方法最能客观反映大生纱厂历史的是
A.甲生想以纱厂的档案为主要材料,因为这最能反映当时工厂的生产经营活动 |
B.乙生想利用该纱厂职工的回忆录,因为这是当事人留下的文字材料,最可信 |
C.丙生想访谈南通地区的老人,因为这些人目睹纱厂营运,所做的口述最翔实 |
D.丁生想以当时各种报刊杂志为主要材料,藉以了解并掌握该工厂的发展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