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撰文指出:“全球化的资本毫无人性可言,它带来激烈的社会变迁,刺激形形色色意识形态的兴起,也必然伴随激烈的社会集团、意识形态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该材料反映出作者认为
A.追逐不同是全球化的重要特征 | B.全球化是世界动荡的根源 |
C.全球化使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发展 | D.全球化使发达国家成为最大受益者 |
孙中山认为:“若社会主义,一言以蔽之,曰社会生计而已矣。”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
A.消灭私有制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 B.“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 |
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 |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如“清晨相见谷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等。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
英语 |
Sandwich |
Beer |
Telephone |
Engine |
Dollars |
commission |
洋泾浜英语 |
三明治 |
啤酒 |
德律风 |
引擎 |
大拉斯 |
康密兴 |
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 )
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 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 ③引进了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 ④西餐文化进入上海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清朝道光年间,湖州(在今浙江)城乡出现了一股买丝贩丝热。据《南浔丝市行》记载:“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以下对诗文反映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鸦片战争后江浙地区成为外商原料产地 ②开埠后中国丝织业得到发展 ③鸦片战争后上海逐渐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④中国社会第一次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 | D.①③④ |
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碰撞》一书中谈到中国近代史上某事件时说:“为了挽救王朝,慈禧利用了仇外情绪……百姓中最为落后的那部分人受到文人寡头政治中极端守旧集团的鼓励而起来反抗了。”佩雷菲特表述的这一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五四运动 |
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正确理解应该是( )
A.宣扬个人英雄史观 | B.抨击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
C.主张为天下人立法 | D.蕴含近代民主法治的基本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