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者艾弗瑞·克罗斯比的《哥伦布大交换》说: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它是人类历史上的跨越种族的一件重要事件。“哥伦布大交换”导致了
A.东西半球平等的交流 | B.欧洲工业文明的到来 |
C.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 D.英国成为新贸易中心 |
在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列强对其实行的政策是
A.由“中立”到剿杀 |
B.自始至终进行剿杀 |
C.自始至终奉行不干涉政策 |
D.由支持太平天国到支持清政府 |
某中学高二文利班围绕“如何看待太平天国利用宗教组织农民起义”的问题举行了一次课堂讨论,有同学将讨论情况进行了记录整理。其中对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关系有四种看法,正确的是
A.教义一致 | B.改造利用 |
C.继承发扬 | D.完全不同 |
太平军西征时,诸王会奏提出“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对此同意。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太平军放弃《大朝田亩制度》 |
B.太平天国领导者认为当时立刻平分土地不合适 |
C.太平天国用“交粮纳税”来解决军粮问题 |
D.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所起到的客观作用是
A.推动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
B.冲击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C.形成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
D.达到了以夷制夷的目的 |
《天朝田亩制度》对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起到的最大作用是
A.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 |
B.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
C.实现了平均分配产品 |
D.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