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受荀卿之学,佐成秦治。秦之法治实儒家一派学说之所附系。《中庸》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为儒家理想之制度。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用前朝。……儒家《周官》之学说悉入法典。夫政治社会一切公私行动莫不与法典相关,而法典为儒家学说具体之实现,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材料主要表明儒学:
A.强调大一统和以法治国 | B.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
C.是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 | D.通过法典化、制度化得到普及 |
“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罗马法)存在明显的缺陷。”解决这一“缺陷”的关键是
A.习惯法的使用 | 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
C.万民法的实施 | D.《阿奎利亚法》的颁布 |
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左表;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下表。从左表到右表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宿 |
国 |
氐房心 |
宋 |
尾其 |
燕 |
室壁 |
卫 |
虚危 |
齐 |
宿 |
州 |
房心 |
豫州 |
尾其 |
幽州 |
室壁 |
并州 |
虚危 |
青州 |
A.“天人感应”的思想
B.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君权神授”的思想
下列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为之辩护的社会观念与行动中,哪一选项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结果,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进步()
A.种族(民族)优越论 |
B.德国生存空间狭小,理应获得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
C.大公司不得不依照自然规律吞并较小企业 |
D.战争是一件美好的事,作战者为增强国家适应性而实现自我 |
“这场起于哥白尼、迄于牛顿的革命,或许对思想界影响最深。据称,这是人类迄今作出的最伟大的精神调整。”下列不属于这一“精神调整”的是()
A.旧的天堂被打破了 |
B.人不再是造物主造物的中心 |
C.古希腊、罗马的自然法哲学的影响力增强 |
D.大自然不再是平和协调的了 |
某书云: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的三大发明()
A.对西方科技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
B.未能推进中国社会根本性的变革 |
C.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平衡 |
D.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