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并放热 |
C.把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盖子打开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 |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
嘌呤和嘧啶形成于生命起源时期大气中的HCN,NH3、H2O,这一假设已经在实验室中得到证实。已知鸟嘌呤的化学式为C5H5N5O,胞核嘧啶的化学式为C4H5N3O,要形成鸟嘌呤和胞核嘧啶,最少需要HCN、H2O的分子个数分别是
A.5,3和4,3 | B.5,5和4,4 | C.5,1和4,1 | D.1,5和4,2 |
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
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
C.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
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
如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 g M和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得到M的饱和溶液 |
B.t2℃时,得到N的不饱和溶液 |
C.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N的不饱和溶液 |
D.温度降低到t1℃时,M、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N的饱和溶液 |
某单质X能从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一定是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 |
B.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
C.X是金属时,Y一定是金属 |
D.X、Y都是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 |
有一组含氮物质,按某种规律排列如下:NH3、N2、N2O、N2O4、HNO3,则该排列规律为
A.氮元素质量分数从高到低排列 | B.氮元素化合价从低到高排列 |
C.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 | D.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由少到多排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