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告子曾与某人辩论人性问题。告子曰:“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不分于东西也。”某人反驳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此人可能是
A.孟子 | B.荀子 | C.老子 | D.孔子 |
一位英国经济学家描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形势时写道:“今天的伦敦在芝加哥有它的粮食,在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从东印度公司种植场弄来的咖啡。”这一现象反映出的问题有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②东方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③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④英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首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中国古代的“城市”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的一个区域)连称而来。中国古代的城修筑得相当雄伟,有深广的护城河,数量相当多,遍及全国,但自都城、省城、府城至县城,城市的建筑规格和面积依次减小。由此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①中国古代城市兼具政治、经济功能②筑城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
③古代政治体系具有森严的等级④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商业贸易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平遥是著名的“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清代道光四年(公元 1824 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 19 世纪 40 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 B.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
C.晋商对外国资本有一定抵制作用 | D.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 |
晚清至民国,近代化交通的发展与变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有
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③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④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交通运输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春秋时期,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指
A.铁器的使用 | B.牛耕的运用 |
C.铁锄的使用 | D.水利工程的兴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