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与此对立的哲学观点是

A.心即理也 B.意之所在便是物
C.吾心之能作者为所 D.尽器则道在其中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B.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C.“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
D.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明朝丝织业中出现的“机房”被认为是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A.使用机器生产且有一定规模 B.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生活用品 D.“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 408.1
1 567.7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 641.2
3 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 021.3
5 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再实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席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 D.生活习俗改变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

A.棉布柔软结实,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 B.棉布适用范围广
C.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 D.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