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在盛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形曲线 |
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是随机分布的 |
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互利共生 |
D.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 |
番茄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圆形果实(S)对梨形果实(s)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将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得到的F1与表现型为高茎梨形果的植株杂交,其杂交后代的性状及植株数分别为高茎圆形果120株,高茎梨形果128株,矮茎圆形果42株,矮茎梨形果38株。F1的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是()
A.TTSS×ttSS | B.TTss×ttss | C.TTSs×ttss | D.TTss×ttSS |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A.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 |
B.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 |
C.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 |
D.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 |
在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实验中,利用YYRR和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F1自交得F2,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各是()
A.4/16和6/16 | B.9/16和2/16 | C.1/8和3/8 | D.1/4和10/16 |
青蛙的精子与卵细胞按受精过程可分为下列步骤,其中体现受精作用实质的是:()
A.精子和卵细胞接触 | B.精子头部进入细胞内 |
C.卵细胞形成受精卵 | D.精子与卵细胞核的融合 |
关于测交,不正确的说法是()
A.F1×隐性类型→检测F1的基因型 |
B.通过测定F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
C.测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 |
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