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时期 |
碳吸收量(kgC·a-1) |
碳释放量(kgC·a-1) |
A |
1.20×1014 |
1.20×1014 |
B |
1.20×1014 |
1.26×1014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碳的释放主要通过呼吸作用实现
B.表中A时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原因是碳的吸收量与释放量相对平衡
C.由于人工碳排放过度使得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并引起气候变化
D.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现代碳循环影响巨大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几种细胞外液组成 |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激素、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等含量的相对稳定不属于稳态范畴 |
C.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各个器官系统密切配合的结果 |
D.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细胞正常生活所必需的,也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下图是江苏某农村因地制宜建设的生态农业园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沼气池建设是该生态工程建设的核心之一,能量可随沼气使用而流入人体内 |
B.该生态园的建设充分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协调与平衡等生态工程原理 |
C.遵循系统整体性原理,生态园中的各生物要保持合理的数量比例 |
D.该生态园增加了“蝇蛆养殖、食用菌种植”等项目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错误的是
A.都依据细胞的全能性原理 |
B.培养基中都需要添加琼脂 |
C.培养基中都需要添加有机碳源 |
D.都需要用CO2培养箱培养 |
下列有关酶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可使棉、麻制品的衣物蓬松柔软 |
B.酶对有机溶剂不敏感,但对高温、强酸、强碱非常敏感 |
C.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过程,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氧量 |
D.固定化酶可以反复利用,但在固定时可能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 |
某班学生完成对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 |
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 SiO2 |
C.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
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 Ca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