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 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化成所需要的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几种生产乙苯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
A.![]() ![]() ![]() |
B.![]() ![]() ![]() |
C.![]() ![]() ![]() ![]() |
D.![]() ![]() ![]() |
+H2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molNaCl固体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 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C. 1molFe2+ 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D. B.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配制500mL 1.0mol·L—1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A.移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
B.颠倒摇匀溶液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补加水到刻度线 |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
D.原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
下列盛放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A.浓硝酸存放在带橡胶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
B.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带磨口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
C.碳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存放在带磨口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
D.将金属钠在研体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
B.用量筒量取20 mL0.500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mL,配制成0.1000 mol·L-1H2SO4溶液 |
C.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制取少量氨气 |
D.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
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C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