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 |
| B.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 |
| C.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 |
| D.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基因多样性 | B.生态系统多样性 | C.物种多样性 | D.细胞多样性 |
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 A.DNA通过复制形成DNA |
| B.DNA通过转录形成RNA |
| C.DNA通过翻译形成蛋白质 |
| D.RNA通过逆转录形成DNA |
一个碱基对可加到DNA分子上或从DNA分子上除去,这种DNA碱基顺序的变化是()。
| A.基因重组 | B.基因突变 |
| C.染色体的变化 | D.不遗传的变异 |
小黑麦的精细胞中有四个染色体组。用这种小黑麦的茎尖细胞、花药分别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分别是()。
| A.八倍体、单倍体 | B.八倍体、四倍体 |
| C.四倍体、二倍体 | D.四倍体、单倍体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规律时对“演绎”内容验证的过程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 B.根据F2中出现的“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