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碳的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
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细胞呼吸实现的 |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
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植物正常生长,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 |
如下图所示,某植物的绿叶经光照24小时后,然后脱色用碘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位置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证明()
(1)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2)光合作用需要光
(3)光合作用放出氧气(4)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1)(4) | B.(2)(4) | C.(2)(3) | D.(1)(3) |
某蛋白质分子由N条肽链组成,已知它共由M个氨基酸组成,则此蛋白质中至少含有的氧原子数与氮原子数共有()
A.(M+N)个 | B.(2M-N)个 | C.(2N+M)个 | D.(2M+N)个 |
下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I、Ⅱ、Ⅲ分别表示不同代谢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Ⅲ过程中没有水参与 |
B.C6H12O6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产生 |
C.I过程产生的O2用于Ⅲ过程的第三阶段 |
D.X代表的物质是ATP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 |
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 |
C.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于干旱导致叶片气孔关闭引起的 |
D.实验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
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
B.图中(一)、(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
C.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
D.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