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
A.公社大办食堂,吃饭不要钱 |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
(2014年浙江嘉兴卷)读下图,比较甲、乙两次远洋航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航海时间相差了一个多世纪 |
B.甲的航海规模小于乙的规模 |
C.都促进了不同区域文明交流 |
D.都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
某政治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部分蛋糕分给了富人,其它人只得到面包屑。材料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
A.恐怖主义猖獗 | B.环境污染严重 |
C.贫富差距悬殊 | D.毒品走私泛滥 |
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茂物宣言》指出:进一步减少相互间的贸易和投资壁垒,促进货物、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这反映出亚太经合组织大多数成员国的共同希望是
A.加强政治合作 | B.扩大组织规模 |
C.打击恐怖主义 | D.实现贸易自由化 |
下面三幅图片反映出的最主要信息是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
B.世界形成了美、中、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
C.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
D.美、中、日既竞争又合作 |
(2012年甘肃兰州卷)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载入史册。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A.英勇抗金,忠君爱国 |
B.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
C.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
D.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