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包产到户”的实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位当代学者对五四运动提出这样的观点“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延续,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第一次历史巨变”“第二次巨变”分别指()
A.鸦片战争;抗日战争 |
B.鸦片战争;新中国的成立 |
C.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的胜利 |
D.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 |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要,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出现的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 | B.一二八事变 |
C.七七事变 | D.八一三事变 |
19世纪末,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 | B.是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
C.使人们认识到发农工商业 |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改革 |
下图是某城市的一座雕塑,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其主题是“怒折烟枪”。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该城市是()
A.上海 | B.南京 | C.福州 | D.虎门 |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再评论中国明清时期的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他们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
A.关注民生政策 | B.重农抑商政策 |
C.闭关锁国政策 | D.禁绝对外贸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