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3年12月4日宣布,正式批准 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中华武术 | B.中国京剧 | C.中国珠算 | D.京杭大运河 |
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①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古人认为,羊是膳食美味,所以羊大为“美”;“美”与“善”同义,故金文的“善”字从羊从二言,表示众口夸赞的意思;羊性情温顺,因此“善”又有善良、慈善之义…… 由此可见
A.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
B.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动力 |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
D.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2015年10月18日下午4点30分左右,中国首届青运会开幕式在福州海峡奥体中心举行。开幕式前的暖场演出有漳州大鼓凉伞表演、福州高湖舞龙表演、宁德霍童线狮表演、南平建瓯挑幡表演,深受观众好评。这些凸显民俗特色的表演表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区域文化各具特色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④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听到的是京腔京韵的侯宝林的相声,看到的却是卡通人物在说学逗唱;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旦净末丑的表演,听到的却是流行歌曲的韵律。借助Flash等现代化手段,传统戏曲也逐渐被“80后”甚至“90后”所喜欢。传统戏曲的这一“漂亮转身”启示我们
A.文化创新的立足点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
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 |
C.文化创新需要注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
D.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融入时代元素 |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各地文明形态千差万别,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这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启示是
①理解个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
②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
③求同存异,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
④相互借鉴,辩证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