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3分) 
像水晶一样的心愿
矫友田
很多年前,在小镇的街市一角,有一家小小的书店。那时候,他只有十二三岁,却已经是个十足的书迷了。每次跟着母亲到小镇的集市上卖鸡蛋,他总要找机会到那个小书店里呆上一会儿。
那个小书店的老板,是一个60多岁的老者,长得又高又瘦,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他每次走进书店的时候,那位老者总是伏在柜台上看书。见他进来,老者便把眼镜往下轻轻地一按,朝他微微一笑,而后继续埋头看书。
那时候的书店还不是开架售书。他就用两只小手扳着柜台,使劲跷着脚,仔细地浏览着摆放在书架上的书籍。每当发现自己喜欢的,他就会让老者帮忙取过来翻看一阵儿。
那时候上学,父母从来不给他零花钱,他就把把卖酒瓶、牙膏皮等废品换来的零钱积攒起来买书。可是那些书的定价,大都超过了他购买的能力。因此,为了购买一本喜欢的书,小男孩总是要掂量来掂量去,那位老者则不厌其烦地为他拿来拿去。
渐渐地,老者便记住了那个小男孩的模样。等他再走进书店的时候,老者就会主动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些他认为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然后递到那个小男孩的眼前说:“你看这些,有你喜欢的吗?”这也是老者对他说的次数最多的一句话。A有些时候,小男孩站在柜台前看上半天,却因为衣兜里的钱不够,最终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小书店。而书店的那位老者丝毫没有厌烦,他微笑着起身,将那些书一本本地放回原处。
有一次,小男孩被书架上的一套《安徒生童话》给迷住了。然而,3.60元的定价在他的眼里是那么遥远。可他还是鼓足勇气对书店的老板说:“爷爷,这两本书可以为我留着吗?我一定会买下它们的。”老者微笑着点了点头,而后把唯一的那套《安徒生童话》抽出来,放到另外一个书架上去了。
从此,为了攒够3.6元书钱,小男孩捡过蝉蜕,也偷偷地捅过蜂巢,然后将它们卖给收购站。然而两个多月之后,仍差6毛钱。期间,他已经往那个小书店跑了几趟。当他看到那套书还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时,他才会放下心来。然后,他就会告诉老者,他已经快要攒够书钱了。老者则微笑着说:“不急、不急,书一定为你留着。”
有一天,他跟小伙伴们在河边玩耍,意外在草丛里捡到一块鸡蛋大小,像盐粒一样晶亮的石头。小伙伴都围过来看,其中一个小伙伴说:“这是水晶石,一定很值钱!”小男孩兴奋地问那个小伙伴:“真的吗,你说值多少钱呢?”那个小伙伴思忖了一会儿说:“至少可以换你想买的那套书吧。”
于是,他把捡到的那块水晶石藏好。再一次跟母亲去小镇时,他把那块水晶石偷偷带在身上。他兴冲冲地跑进那家小书店,并告诉书店的老板,他今天是特意来买那套书的。之后,他从衣兜里摸出3元钱,连同那块“水晶石”一同放在柜台上。老者点了点那些零钱,不解地问:“怎么还差6毛钱呢?”那个小男孩连忙说:“您看这是一块很值钱的‘水晶石’,用它抵6毛钱行吗?”哦,老者恍然明白过来。他拿起那块“水晶石”端详了一会儿,摇了摇头说:“这不是水晶,而是石英,不值钱的。”听了之后,小男孩的脸蛋一下子红了。他从老者手中接过那块石英,连同那些零钱,失望地朝门口走去。老者在他身后犹豫了一下,然后喊道:“孩子,把书带走吧,这块石英我看把它摆在花盆里也不错!”
从那个小书店里出来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像一下子长上了翅膀,在大街上快乐地奔跑起来。B他的心情像外面的天空一样晴朗,不再有一丝伤心的云。
许多年过去了,小镇早已变为繁华的城区。那家小小的书店也成为记忆里的一个符号,而那位当年卖书的老者或许也早已过世。但那个小男孩却一直珍藏着那套书,并创作出版了不少自己的作品。因为,那个小男孩就是我。
今天,当我坐在书房里,注视着那一架架自己喜欢的书籍,忽然感觉它们不就是一块块水晶吗?当老者收下那一块石英的时候,其实他已经送给了我一块真正的“水晶”。或许,正是因为我拥有那么多水晶般的心愿,生活才会闪闪发亮。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2年第一期)
说说第一段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概括文章的情节,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小时候“我”经常到小书店看书,想买一套《安徒生童话》→                
                  →                                 →多年后,“我”创作出版自己的作品。
结合语境,说说画横线的A句加点字“依依不舍”的含义。
画线的B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文中的老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完成后面的题目。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
结合句子的内容解释第一、二节中两个画线的词。
(1)涉足:                       
(2)萋萋:                       
用“/”在诗句中标出第三、四节诗的节奏。
诗歌中的“路”象征了什么?
你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阅读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完成后面的题目。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结合句子内容解释诗中画线的词语。
(1)瞬息:
(2)怀恋:
诗人在第二节诗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谈谈对这种态度的感受。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现在大家都时兴用名片了,兔子也有了名片。
在大袋里装着名片,兔子心想:“这下再不怕那些欺负人的家伙了。”
正想着,迎面遇见了狐狸。狐狸拦住兔子,兔子不慌也不忙,他刷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过去。狐狸一看,名片上印着:狼的朋友——兔子。
狐狸不敢得罪狼,便对兔子说:“请便。”
狐狸走了以后,兔子忍不住大笑起来。
可这时兔子看见狼向他走来了。
兔子于是把自己的名片递过去。狼接过名片一看,名片上印着:老虎的朋友——兔子。
狼当然不敢得罪老虎。于是又对兔子放行了。
兔子又想大笑一阵,但没来得及,因为老虎来了。
兔子知道老虎要来找麻烦,又亮出名片,这回是:大象的朋友——兔子。
老虎被大象用鼻子卷起来摔过,很疼。所以乖乖地给放行了。
兔子用三张名片战胜了狐狸、狼和老虎,忽然,大象来了!在大象庞大的身躯跟前,小兔子直发抖,说:“对不起,我……我没有名片……”“什么名片?”大象歪着头微笑,显得非常和气。……兔子很高兴,因为和大象见面不需要使用名片。
上文是一则__________。
“现在大家时兴用名片了,兔子也有了名片。”“大家”指人,而“兔子”是动物,把“人”和“兔子”归为一类,这叫做,在修辞上叫做
请分别指出兔子、狐狸、狼、老虎、大象的不同习性。
兔子在狐狸、狼、老虎面前亮名片的目的是()

A.说明自己有名片,很体面、很时髦。
B.运用智慧摆脱狐狸、狼、老虎的欺压。
C.兔子伏势压势。
D.为了通行方便。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
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丑(居然竟然公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这比被人们打死,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鸭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要好得多!”于是A
。这些动物看到他,马上就竖起羽毛向他游来。“请你们弄死我吧!”这只可怜的小鸭说。他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只等着一死。但是他在这__________(清亮清澈澄清)的水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但那不再是一只__________(笨拙粗鄙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是——一只天鹅!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③过去他遭受过那么多的不幸和苦难,可是现在他感到非常高兴。他现在清楚地认识到,幸福和美正在向他招手。——许多大天鹅在他周围游泳,用嘴来亲他。
④花园里来了几个小孩子。他们向水上抛来许多面包片和麦粒。……他们拍着手,跳起舞来,……他们把更多的面包和糕饼向水里抛去,同时大家都说:“B!”那些老天鹅不禁在他面前低下头来。
根据括号中所给词语为前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为文中A、B两处横线上填写原文语句。
选出对段②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项()

A.你身份高贵无论到哪里都能显示出你的高贵。
B.你仅是一只天鹅蛋,尽管不是天鹅,人们也会对你另眼相看的。
C.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为着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D.这句话写出了身份的重要,人们的势利。

谈一谈你对段①开头画线句的理解。
假如你周围也有丑小鸭这样受歧视的同学,你要给他说点什么呢?请写在下面。

春天,在刚从冬眠中醒来的大树下,一棵小草探出了鹅黄的头,他们从此成了邻居。
他们的日子很舒心,很________(qiè)意。白天,他们听鸟儿________,看花儿________;晚上,他们与星星________,同露珠________。
后来,不幸降临了。这一年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干旱,野草、鲜花、树木都大片大片的死去。大树和小草也在痛苦中挣扎。
“大树,我……不行了。”小草呻吟。
“不,我们要活下去。”
大树用半焦的身躯挡住了太阳毒辣辣的火舌,咬紧牙,忍受着她疯狂的shì()咬。太阳落山了,大树顾不得抚抚自己淌血的伤口,舒展开斑痕累累的四肢,把一丝微薄的湿气聚成滴滴露珠,小心地注入小草的躯体,把她拉出了死亡的边缘。夏雨终于返回了他们的家园,危难过去了,小草无限感激地仰望着大树说:“您为什么要牺牲自己来帮助我呢?我这么渺小卑微,对您能有什么回报呢?”大树笑笑:“我也曾是一棵小草,我危难的时候,同样受到过别人慷慨的赠予,若说回报,我怎么回报蓝天、大地、雨露、春风他们呢?”
小草想了很多很多。
秋天,她走完了生命的旅程,化为一________(cuō)泥土,溶进了大地的血脉。
春风又起,大树周围,又泛起点点新绿。
本文的体裁是

A.小说 B.寓言
C.民间故事 D.童话

文中有三处拼音,结合上下文写出汉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出填入文中第2节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

A.欢歌争春谈话交往 B.欢笑争春交往谈心
C.欢笑争艳交流谈心 D.欢歌争艳谈心交流

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中的大树和小草的形象。
(1)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写“小草想了很多很多”,根据上下文,你认为小草会想起什么呢?请写出它可能想的内容。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