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闻香识水仙(小菁)》,完成14—18题(18分)
⑴我是漳州人,闻香则心喜,“花似金杯荐玉盘,炯然光照一庭寒”,可不是,水仙,花如其名,金盏、银台,绿裙、青带,亭亭玉立于碧波之上,只需一碟清水,几粒石子,就能在新春佳节萌翠吐芳,素雅清香,格外动人。
⑵我有水仙心,语花则生情,眼前的水仙,窈窈窕窕,盈盈飘飘,恍惚间如见凌波仙子,踏水起舞,婀娜含笑……水仙早春开,香飘千万家,在漳州,每到春节,家家户户的桌上都会摆放几盆冰清玉洁的水仙;每至一家,一推家门,就是一股生气盎然,就是一阵清芬扑面……
⑶循芳而往,书房,案头,电脑旁,那盆水仙,正悠然绽放,满室生光……随风而来,沁香满怀,不由浮想联翩:水仙啊水仙,摇曳在东南和风细雨碧水清波间的水仙,你有多少动人的诗篇?
⑷寒冬时节,百花凋零,正可谓“岁华摇落物萧然”,而水仙却叶花俱在,焕发神采,悄立水中,优雅动人!清朝康熙皇帝也不禁心动,赋诗两首:“翠帔缃冠白玉珈,清姿终不污泥沙。骚人空自吟芳芷,未识凌波第一花!”“冰雪为肌玉炼颜,亭亭如立藐姑山。群花只在轩窗外,那得移来几案间?”诗中把水仙誉为早春第一花,写出了水仙的素洁、清雅、玲珑娇美。宋黄庭坚更叹曰:“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来氏亦夸:“瑶池来宴老仙家,醉倒风流萼绿华”;刘邦则直赞道:“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蛾眉簪一枝”!就连近代革命党人秋瑾也对水仙独抱一份小儿女情怀:“洛浦凌波女,临风倦眼开。瓣疑是玉盏,根是谪瑶台。嫩白应欺雪,清香不让梅。余生有花癖,对此自徘徊”……
⑸水仙如此高雅,引无数文人墨客竞仰慕,争诵夸,题诗作画,留下一段段佳话。
⑹水仙如此珍贵,早在宋代《漳州府志》就有记载:明初郑和出使南洋时,漳州水仙花被当作名花而远运外扬,“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而今,漳州水仙更是倍受喜爱,漳州人自豪地将水仙作为新春礼物,远寄外地的亲朋好友;水仙,还登上中南海、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的厅堂茶几,成为大型庆典活动的迎春花,君不见,这几年的春晚会场,皆是水仙傲然独放、飘芳吐艳!水仙走遍大江南北,带去了漳州的春天,带去了漳州人的情谊和心愿,赢得了“天下水仙数漳州”的美称。
⑺望着案头的水仙,感觉到它的纯洁与吉祥,心头涌起一种温柔的细切的眷恋……
⑻一个朋友疑疑惑惑又问:“我看到的水仙都是叶子片片朝天,不像现在,是躺着的呀”,他不解,我细答,冲天的是自然生长的,那横躺侧躺、优美多姿的水仙,是“据形授意”,对花头进行了雕刻处理的,每临春节,在漳州“忙年”的人流中就有这么一群特殊的人,拥有那么一双灵巧的手,在他们的手下,水仙花头幻化出“桃李争春”、“鸳鸯戏水”、“金鸡报晓”、“孔雀开屏”、“双龙戏球”等千般姿态,逸趣横生,惟妙惟肖,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水仙花雕刻大师,水仙花雕刻造型艺术也因而被赞为“有生命的艺术珍品”,享誉海内外!真是“一盆玉蕊满堂春”啊!
⑼“冰魂月魄水精神,翠袂凌波湿楚云。雪后清闲谁是侣,汨罗江上伴湘君”,念着这样的句子,望着花影窈窕的水仙,面前不由幻荡着它喜人的模样……
⑽我就是水仙,“不惧淤泥侵皓素,全凭风露发幽妍”!
⑾我愿是水仙,我愿意守着,那一方静寂的案几,那一个安然的天地,一滴净水的滋养,一双眼眸的温柔,便会绽出,最素淡的花朵!
⑿你说,这就是水仙,清水一盆,白石数粒,凝姿约素,简单清楚!给人带来的是生机,是暖意;留下的是太阳底下的明快,欢愉,虽置身寒冬,却令人觉着春光融融……
⒀你说,我就像水仙,冬天看到的是我的笑脸,我说,我会静静开在你的窗前,案间,这个温情的冬天,让爱似水仙,为你而绽!
⒁盛开在冬天的水仙,你是否闻得到我的娇艳?

请用一句话简要概括第⑷段的中心。(3分)
“念着这样的句子,望着花影窈窕的水仙,面前不由幻荡着它喜人的模样……”,结合文中内容,概括出“水仙”“喜人的模样”。
仔细揣摩,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各所蕴含的感情。(3分)
望着案头的水仙,感觉到它的纯洁与吉祥,心头涌起一种温柔的细切的眷恋……
批注,是对文章的语言、内容、结构等方面加以赏析点评,请从文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作批注。(4分)
请你就水仙花的外形,对水仙花进行一段描写(字数80 字左右,并采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做一只生命的“候鸟”》,完成小题。
①在大自然中,每当严酷的冬季来临,不在少数的动物像狗熊一样,吃饱喝足,长一身脂肪,便躲进洞穴,不声不响地睡上一个冬天。最困难的时期,它们就这么轻松地熬过去了。而候鸟,却要成群结队地远走高飞,到另一个更适宜生存的地方过冬。
②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存智慧,前者立足忍耐,相信时间能改变一切;后者却勇于闯荡,以空间的变化来达到目的。反思一下我们人类这种所谓的“高级动物”,富余的是狗熊式的生存哲学,缺乏的恰恰正是那种万里迁徙、不畏艰难的候鸟精神。
③专门研究“穷人的哲学”的古古先生说:“如果一个人一生能坚守一个行业一个地方,相信也会有所成就,在某个领域成为德高望重之人。但是如果他不停地迁徙,或许会有更多的机会,人生会有更多的风景。很难说哪种方式更好,两种人会各有所获。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每个人都能面临更多机会,如果你没有去尝试过,你就不知道自己的潜能,不知道是否会有更好的前途。”
④常言道:树挪死,人挪活。对候鸟式生存的人来说,尽管付出了动荡不安的代价,但他们却因此获得了许多发展机遇,有了更多成功的希望。而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往往就是因为对动荡不安的生活方式怀有深深的恐惧,才错失了很多发展的机会。我们常常忘记自己也有一双“翅膀”,因而便老是在生活的“悬崖”面前惊恐万状,踌躇不前。
⑤候鸟们总在不停地飞行,飞行,所以它们生存得很好,过得很有意义。对人类而言,面对“悬崖”,我们何不有一点候鸟的精神,下决心对自己大喝一声“奋起”?或许生命由此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进入一片辽阔的天空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观点。

请说说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尔扎克说:“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般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利用。”你认为这句话作为本文的道理论据合适吗?请说说理由。再为本文补充一个恰当的事实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易树的《中国皮影戏》一文,回答小题。
①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②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术士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③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影。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各自独立,而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④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已极为盛行,到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竟达到四五十家。
⑤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之一
⑥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18世纪中叶传到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对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文章在点明皮影戏的本质特征后,依次介绍了中国皮影戏的——
————广泛流传。阅读全文,请在上面方框中依次填写合适的内容。
第⑤段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引用《汉书》记载的爱情故事,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椿树
蒋立中
⑴我的老家坐落在一个小山冲里,三面环山,门前有一口池塘。山上树木苍翠,林间飞鸟和鸣;池塘里碧波荡漾,有莲有鹅有鱼虾,可以听“曲项向天歌”,可以看“鱼戏莲叶间”;池塘边并排种有三棵椿树,枝繁叶茂,粗壮挺拔。这里是个环境清爽宜人的地方。
⑵这三棵椿树是父亲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种的。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和我的年龄差不多。父亲喜欢种树,房前屋后都种满了树,有两棵银杏,有五棵桃树,有四棵桂花树,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树种,池塘四周种有垂柳。老家的土房子就掩映在这些花树之中,四季都有好景致。其中这三棵椿树长得最高大,粗约一米,高约二十米,像三把冲天撑开的大伞。每年立春刚过,那些枝桠上就悄悄地冒出新苗,长出新叶,慢慢地浓荫如盖了。树比人好。树虽然到了秋冬就枝枯叶落,可春夏一到,它又能泛青长芽,返老还童。如今父亲种的树依然活着,可他自己却永远离开了我。
⑶椿树属落叶乔木。说来奇怪,椿树的树叶能发散不同的气味,有的发散臭味,有的发散香气,所以又分为香椿和臭椿。古代农市上把香椿称为椿,把臭椿称为樗。父亲种的三棵是香椿。春天的时候,只要从它们旁边经过,自然就有一股芳香扑鼻而来了。
⑷我常想,树木无欲无求,怎么也有香臭之分?只有人才分香臭呢:某某臭名远扬,是个臭男人;某某很吃香,是个香饽饽。鲁迅先生甚至认为,连人的汗都有香臭之别,“弱不禁风的小姐出的是香汗,蠢笨如牛的工人出的是臭汗。”
⑸椿树苗可以做菜。香椿叶厚芽嫩,营养丰富,被誉为“树上蔬菜”。母亲在世时,喜欢炒椿树苗吃。母亲身体不好,不能爬树,摘椿树苗自然是我的乐事。年少的我机灵得很,像个瘦猴子,“嗖嗖嗖”爬到树上,一会儿功夫就摘下一竹篮。母亲站在树下张望,一边夸我,一边叫我小心。
⑹母亲炒的椿树苗色香味俱全,色是绿色,香是清香,味道好极了。我一餐能吃大半碗。
⑺记得小时候,只要是我喜欢吃的东西,母亲都会想方设法做给我吃。椿树苗啦、毛香粑啦、山芋粉啦,这些曾经的美味佳肴我吃得不少。
⑻常常是这样的情景:我在那里狼吞虎咽,母亲在旁边看着我笑。好吃的东西母亲从不先动筷子,至多是等我吃饱了她才尝点剩余的。邻居的孩子也常来摘我家的椿树苗,母亲见了没半点不高兴。现在母亲也走了,我也很少再吃椿树苗了,可每逢春夏回家,我总还是忍不住要做一碗新鲜的椿树苗尝尝,虽然没有母亲烧的好吃,但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⑼椿树是很有喻意的,古代以萱代指母亲,以椿代指父亲,所谓“椿萱并茂”意即父母双全。那是人生的大幸事。
⑽椿树也有许多应用价值:椿树质地坚韧,防虫防腐,是制作家俱的首选材料;椿树通直高挺,美丽壮观,移栽到城市里,是一种很好的观赏树和行道树;据说椿树还有一些药用疗效,药名为樗树子、樗荚、臭椿子、凤眼子。
⑾最近几年,许多人老想打我家这些树的主意,五次三番地找到我,说要出高价买我家的椿树、银杏树、桂花树,可不管他们出多少钱,我也不心动,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卖。
⑿树在,父母就在。
文章以“椿树”为线索布局谋篇。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恰当的短语以展示文章的行文思路。
三棵椿树的来历→椿树的分类→采摘椿树苗做菜→ →椿树的应用价值→
选文第⑴段描写老家清爽宜人的环境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每年立春刚过,那些枝桠上就悄悄地冒出新苗,长出新叶,慢慢地浓荫如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BA武装到牙齿
⑴当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篮球运动的时候,他一定想象不到现代球员的样子。如今的NBA球员不但强壮得像健美运动员,各种护具的运用更是将他们打扮得像钢铁侠,除了护肩、护肘、护膝、护踝外,护齿也粉墨登场,NBA球员真正做到了武装到牙齿
⑵说到牙套起源,最初不过是矫正齿位的辅助工具,矫正过后,还要戴很长时间硅胶牙套,以便保持矫正效果。这种牙套,正是球员们所戴牙套的前身。1970年,加拿大儿科牙医霍德将牙套改进后,用在了儿童冰球赛中,以防止由于撞击造成牙齿受伤。
⑶追溯NBA的牙套历史,很难确定谁是联盟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1996~1997赛季的照片资料中,人们发现查尔斯·巴克利曾佩戴过牙套,他时不时地把黑色牙套吐进吐出,原本就凶恶的脸庞又增加了几分恐怖。
⑷在更早的1985~1986赛季,有影像资料记载,凯尔特人队的斯科特·韦德曼曾在比赛中做出了摘下牙套的动作,这或许是能追溯到的最早的图像资料了。而在文字记述的历史中,牙套可以追溯得更远。早在1958年,一份报纸报道了凯尔特人队名人堂球员弗兰克·拉姆齐“将要戴上塑料制成的牙具来保护牙齿”,这在当时可是很轰动的新闻。
⑸随着NBA比赛对抗强度的提高,牙套开始成为了球员身上不可缺少的重要护具,它担负着保护球员牙齿的重要责任。此外,牙套还有另一个比较直接的作用,就是可以缓解由于撞击而产生的震动,从而保护大脑。
⑹除了保护牙齿和减少震荡这两个直接的作用,美国专家还认为牙套存在着隐藏作用——缓解紧张情绪。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发现,佩戴牙套可以减少人体由于高度紧张而产生的激素水平。通俗来讲,牙套能帮助球员们舒缓心情,并让他们更快地恢复体力。对于那些每天要进行大运动量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NBA球员来说,牙套的功效会更加明显。
⑺这也许有些难以置信,科学的解释是,牙套卡住下颚,不管下颚如何移动,都能让人保持上下牙紧闭的状态,篮球这种需要瞬间爆发力的运动,球员佩戴牙套也许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发力。
⑻如今,在联盟的30支球队中,随处可以看到佩戴牙套的球员,其中不乏巨星詹姆斯、杜兰特、保罗等人,当他们回到场下时,并不会为牙套特意找一个摆放的位置,但其他人就不同了。贾森·特里有个习惯,他会在比赛时里三层外三层地穿袜子,而这些袜子在场下就成为了放牙套的口袋。“魔兽”霍华德存储牙套的位置更奇葩,每当下场休息时,霍华德就会掀起自己的篮球短裤,把牙套塞进里面保护大腿、臀部的紧身安全裤内,毫不在意再戴回去的时候会品尝到自己的汗液。
⑼随着越来越多的球员使用牙套,时尚和个性元素也开始添加进牙套中。詹姆斯·波西就将牙套演变成了身份的象征,每当他来到一支新队伍,都会戴上与球衣颜色搭配的牙套,从热火的红白,到凯尔特人的全绿,再到黄蜂的黄绿,波西尝试了各种颜色搭配。而詹姆斯则是在近几年成为了其中的领军人物,先是加盟热火的第一个赛季,牙套上出现了热火的队标;之后又在万圣节戴上了吸血鬼牙齿盘的牙套;然后便是上赛季季后赛中,出现在牙套的“XVI”罗马数字——代表他距离总冠军还需要16场胜利。
⑽好的牙套不仅是很好的护具,还能体现出球员的独特品位,但必要时,有些人也会拿它当作攻击性武器。哈斯勒姆就曾将牙套作为“凶器”使用,在与公牛的一场比赛中,由于对裁判的判罚不满,被对手掀翻在地的哈斯勒姆摘下牙套,直接甩向了场边的裁判克劳福德。当然,他立刻吃到了一个技术犯规。最让人无法理解的还要数华莱士,在突破扣篮的过程中,华莱士经常将牙套吐出来,就像乔丹在突破时吐舌头一样,不知道此举是否能带来信心。不过这不但让牙套失去了保护作用,甚至还增加了受伤的几率。
——《意林》2013.12期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查尔斯·巴克利是NBA球员中第一个佩戴过牙套的人。
B.佩戴牙套可以减少人体由于高度紧张而产生的激素水平。
C.牙套对保护球员牙齿、减少震荡和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
D.好的牙套还能体现出球员的独特品位。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⑺段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B.第⑻段举了巨星詹姆斯、杜兰特、保罗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佩戴牙套在球员中很普遍。
C.文章主要说明了牙套的起源、作用及未来发展。
D.本文举了多个NBA明星的例子,既说明了要介绍的知识,又提高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合第⑴段中的画线句子,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和谐之美
①和谐,其本质是一种配合、融洽。在中国古代典籍《易经》中,“和”是大吉大利的征象;在《尚书》中,“和”被用以描述家庭、国家、天下等系统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的状态;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和谐的解释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②和谐,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词眼,折射出一种境界,一种无私,一份宽容,一份和美。和谐,是幸福的微笑,是温暖的灯光。这个世界因和谐而美丽,我们的人生因和谐而幸福。
③和谐之美在于宽容。有人说,宽容是世上最美丽的思想,它能开出最美丽的花朵。战国时期,蔺相如用他博大的胸怀,宽恕了廉颇的傲慢无礼,成就了一段“将相和”的千古美谈。因为有了宽容,赵国成就七雄之一。宽容,不仅成就了一个人的品质,更是奠定了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石。现实生活中,与人相处,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真诚的握手,一句善意的道歉,就像是一股暖暖的春风,吹走小小的不愉快,人与人之间心犀相通,亲密无间。为人是这样,做官也应如此。不逞一时之勇,常忍一时之怒,以宽容之心,善待别人,善待事业,那我们的生活会诗意多彩,我们的事业会和谐发展。
④和谐之美在于无私奉献。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爱人者,人恒爱之,这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生在世,灾难无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无私的爱心,这世界就是美丽的,活着就是幸福的。汶川、玉树大地震,国人点点滴滴的爱心,从四面八方汇聚,涓涓小爱,化作大爱。是无私奉献的爱心,让我们懂得了知恩图报,让我们明白了坚强就是力量,让这个世界处处盈满了感动的泪水。和谐,是多么动听的乐曲。因为有爱,和谐产生了美丽,和谐产生了力量。
⑤和谐之美在于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人们孜孜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和谐最美的结晶。公平正义不仅表现在法律上,也时时体现我们的生活工作之中。人与人之间要和谐,必须讲诚守信,崇尚公平正义,必须摒弃私心杂念,挣脱名利束缚。春秋时期,祁黄羊让位荐贤的故事,就是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晋平公就南阳县令的人选问题征求祁黄羊的意见,祁黄羊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自己的仇人解狐。解狐上任后,为当地办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阳百姓普遍好评。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就一个法官人选问题询问祈黄羊,祁黄羊马上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晋平公于是又派祁午当了法官,后来祁午果然成了能公正执法的好法官。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如果我们都能象祁黄羊那样,君子之心坦荡荡,何愁这世界没有和谐之美呢?
⑥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和谐之美,一个社会,只有心灵和谐的人多了,才能呈现出正义之风、和谐之气,我们的生活也一定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选自article.hongxiu.com,有删改)
阅读全文,归纳概括一个人怎样才能拥有和谐之美。
简要说明第③段的论证结构。
从下面两则材料中任选其一,你认为可以将它放在文中哪个段落作为例证材料,并说明理由。
(1)白芳礼,河北省沧州人,享年92岁。他从1987年(74岁)开始,连续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轮车拉活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完成学业,直到他将近90岁。蹬三轮近20年,用35万元善款,圆了300个贫困孩子上学梦。
(2)历史上,马谡街亭失守,使整个蜀国处在危险之中。诸葛亮毅然按照军法将马谡斩首,此前诸葛亮很看重马谡的能力、才华,视他如知己、如兄弟,他与马谡经常卧膝长谈,通宵达旦;诸葛亮曾想培养马谡成为蜀军的核心成员,甚至成为继自己之后蜀国的股肱力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