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河所处地区全年降水分配差异大 |
B.入海水流速度减缓,甲河河口形成较大的三角洲 |
C.图示季节,乙河上、中、下游水量 都在减小 |
D.甲、乙两河从上游至下游,植被类型完全一致 |
据专家预测,丙湖几十年后可能从地球上消失,该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有( )
①围湖造田 ②植被破坏
③沿湖地区用水量增大 ④气候趋于干旱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全球“温室效应”的形成和下列哪些过程有关()
A.ab | B.ac |
C.bd | D.bc |
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所带来的影响是()
①纬度较高地区农业增产②将导致两极地区及陆地上高山冰雪融化增加③城市形成光化学烟雾④全球河流径流量减少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小实验:(如下图准备装置)在两只烧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塞紧带有温度计和胶头滴管的橡皮塞(温度计上原来显示温度相同)。再把两只烧瓶放在红外线下照射,观察温度升高的情况。结论:两瓶在相同光线照射同样长时间下,装CO2的温度比较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该实验反映的现象是()
A.酸雨污染 | B.温室效应 |
C.大气污染 | D.臭氧层破坏 |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量燃烧矿物能源 ②过度砍伐森林 ③过度发展核电 ④火山喷发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下列不属于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是()
A.多使用清洁能源 | B.防止森林火灾 |
C.人工降雨 | D.植树种草 |
读下图“最近100年来海平面的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根据图中海平面上升曲线,近100年来世界气温()
A.呈直线上升趋势 | B.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 |
C.变化不大 | D.总体上有下降的趋势 |
人类的下列做法中,对缓解图中所反映的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是()
A.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设备,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
B.发展洁净煤技术,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
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
D.加强国际间合作,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 |
热岛强度为城区与郊区气温之差,其值高低反映了热岛强度的大小。从下图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某市热岛强度()
A.夏季大于冬季 |
B.午后大于夜晚 |
C.冬、夏季的差异在日出前后最小 |
D.冬、夏季的差异在午后最小 |
今年3月初,我国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受某天气系统影响。表为“华北平原甲、乙、丙三地(同纬度)三天气象资料”,读下表完成各题。
地点 |
甲 |
乙 |
丙 |
||||||
日期 |
1 |
2 |
3 |
1 |
2 |
3 |
1 |
2 |
3 |
最高气温(℃) |
12 |
0 |
2 |
12 |
3 |
3 |
12 |
13 |
4 |
最低气温(℃) |
2 |
-7 |
-6 |
4 |
-4 |
-5 |
4 |
5 |
-3 |
天气 |
晴 |
阴雨 |
晴 |
晴 |
阴雨 |
多云 |
晴 |
晴 |
阴雨 |
下列表示 3月2日甲、乙、丙三地所处天气系统相对位置的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A.a | B.b |
C.c | D.d |
3月2日丙地气温最高,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 | B.大气削弱作用弱 |
C.大气逆辐射强 | D.受暖气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