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渭河南岸无大支流──地转偏向力影响 |
B.泾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
C.洛河含沙量小──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高 |
D.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发源于高原 |
图中泾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 )
A.加固大堤,治理“地上河” |
B.修建水库,梯级开发 |
C.引水灌溉,发展农业 |
D.合理采矿,保持水土 |
读反映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各题。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
B.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
按照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地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Ⅰ、Ⅱ、Ⅲ | B.Ⅱ、Ⅰ、Ⅲ | C.Ⅲ、Ⅱ、Ⅰ | D.Ⅰ、Ⅲ、Ⅱ |
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面解决环境问题的四种思路中你最赞成的是( )
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
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 |
C.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 |
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任其发展,顺乎自然 |
读表完成各题。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
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A.南京 | B.深圳 | C.西安 | D.沈阳 |
读下表,完成各题。该年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按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
A.①②③④ | B.④②③① | C.①③②④ | D.④③②① |
关于城市④人口迁移对其产生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必然导致该城市人口老龄化 | B.有利于该城市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
C.必然加剧该城市的环境污染 | D.可以缓解该城市用地紧张的状况 |
表中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下列原因分析最不可能的是 ( )
A.地区政策 | B.晚婚习俗 |
C.优美的环境 | D.文化观念 |
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读图,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
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 |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 |
人口年龄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把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
1964~2000年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据图回答各题。
关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A.大于等于65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 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
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 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
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 | 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
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 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