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是2013年食草野生动迁徙路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
| A.西风带控制 |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C.信风带控制 |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 A.12月~次年5月 | B.7月底~8月中下旬 | C.10月底~11月底 | D.1月中上旬~3月底 |
下图为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相邻两条线的等压差为2 hPa,L为锋面且是图示中唯一能形成锋面的位置。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M点的风向是
| A.西南风 | B.西北风 | C.东南风 | D.东北风 |
图示时刻,与图中L线北侧相比,L线南侧
| A.气温高,气压低 | B.气温低,降水少 |
| C.风力大,气温高 | D.气温低,降水多 |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潜在的生物质能源,其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下图为我国江苏省2009年秸秆资源构成比例图。近年来,该省秸秆资源分布明显出现“北多南少”局势,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北部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 B.北部利用沿海滩涂增加作物耕种面积 |
| C.南部以丘陵地形为主,耕地资源减少 | D.南部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农业结构调整 |
读“GIS过程分析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图最终成果反映的主题是
| A.地面塌陷 | B.泥石流 | C.地震 | D.滑坡 |
下图是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内“石鸟”的照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该景观
| A.反映荒漠自然景观特征 |
| B.由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 |
| C.形成受冰川侵蚀的影响 |
| D.岩浆岩的特点表现明显 |
碳排放主要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碳排放转移是指高碳排放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我国能源消耗总量最大 |
| B.我国人均能源消耗量居世界前列 |
| C.我国能源利用效率高 |
| D.我国能源浪费严重 |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耗能产品进口额越来越大,说明碳排放
| A.转出越多 | B.转入越多 | C.转入越少 | D.转出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