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75°N纬线圈与晨昏线相切于甲地(75°N,120°E),且甲地地方时为12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该日极昼范围是
A.北极圈及其以北 | B.南极圈及其以南 |
C.75°N 及其以北 | D.75°S及其以南 |
该日
A.南通(32°N)太阳升起在东北方向 | B.南半球,白昼逐渐延长 |
C.北京(40°N)正午太阳高度为35° | D.全球此时新的一天占一半 |
下图为马来西亚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天然橡胶树喜高温、高湿,根系浅,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而降低产胶量,读图分析图中天然橡胶分布区有利的气候条件有
①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优越②多台风,旱季带来充沛的雨水
③终年受低气压带控制,风力小④该地能为割胶提供丰富的劳动力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P城是马来西亚的最大港口,属于首都吉隆坡的外港,下列工业部门不适宜布局在图中P城的是
A.橡胶加工 | B.煤炭化工 | C.炼锡工业 | D.甘蔗制糖 |
下列有关该国M、N两海域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半年M海域洋流向北流 | B.冬半年M海域洋流向南流 |
C.N海域的洋流为日本暖流 | D.N海域洋流为大陆沿岸流 |
下表是我国甲、乙两个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万公顷)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甲省(区) |
乙省(区) |
||
水稻 |
240 |
150 |
|
小麦 |
15 |
43 |
|
糖料 作物 |
甘蔗 |
58 |
0 |
甜菜 |
0 |
17 |
甲、乙两省区分别是
A.江苏、内蒙古 | B.湖北、西藏 | C.广西、黑龙江 | D.河南、新疆 |
有关甲、乙两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省耕地面积比乙省大 | B.甲省因雨水多,小麦种植面积小 |
C.甲省水热条件比乙省差 | D.乙省因光照少,小麦种植面积小 |
下图是为研究某城市功能区布局而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功能区最可能是
A.银行 | B.学校 | C.工厂 | D.居民住宅 |
图中数字信息可以服务的对象最台适的是
A.旅游部门 | B.住房建设部门 | C.气象部门 | D.民政部门 |
2014年3月19日,浙江台州遭遇30年不遇、特大冰雹。下面甲图为“冰雹形成原理图”,乙图为“浙江某地多年平均一天中不同时段冰雹发生的百分比”,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据图分析下列关于冰雹形成的基本条件不正确的是
A.云层中要有充足的水汽 | B.大气的温度要低于0℃ |
C.强烈的上升气流 | D.稳定的大气环境 |
造成乙图冰雹发生频率最高时段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 | B.暖锋 | C.气旋 | D.反气旋 |
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可能造成冰雹灾害的天气系统可能有
①冷锋②准静止锋③气旋④反气旋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图中甲为我国某地区区域图,乙为A河流上一水文站测到的某月连续两天流量随时间变化曲
线。回答下列小题。甲图中
A.自西向东降水量逐渐减少 | B.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小 |
C.外力作用以风化和流水侵蚀为主 | D.自然带以温带荒漠带为主 |
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图示地区的是
A.坡地垦荒→水土流失→农业减产 | B.过量引水→河流干涸→绿洲萎缩 |
C.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洪涝频发 | D.干旱缺水→过采地下水→地面沉降 |
根据图乙信息推测A河流在图示时间内流量变化特点及成因最有可能是
A.第一天降水量大,流量大 | B.第二天降水量小,流量小 |
C.第一天天晴,流量变化大 | D.第二天天晴,流量变化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