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船“雪龙”号接到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求救信号后,立即改变原定的科考航线,全速航行,竭尽全力地破冰,前往营救。经充分准备,克服困难,终于于1月2日成功营救俄罗斯52名被困南极乘客。本次科考队的主要任务是在昆仑站与中山站之间(图中星位置)建立中国南极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中国南极科考站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内 | B.昆仑站、中山站、泰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 |
C.中山站是中国最早的南极科考站 | D.长城站、昆仑站、泰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 |
“雪龙”号从接到求救信号到前往营救地点时间内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开普敦温和多雨 | B.澳大利亚正值羊毛收获季节 |
C.斯里兰卡正值雨季 | D.青岛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是昏线![]() |
B.“北京时间”就是北京市中心的地方时![]() |
C.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都相同![]() |
D.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两地地理纬度数不一定相同![]() |
下图表示12月22日a、b、c、d四城市昼夜长短情况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四城市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a | B.b | C.c | D.d![]() |
由南向北排出a、b、c、d四城市的顺序
A.acbd | B.acdb | C.cadb | D.dcab![]() |
下图为地球日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120°W,15°S | B.120°E,15°S![]() |
C.120°W,23.5°S | D.120°E,15°N![]() |
再过几小时全球处于同一天
A.8小时 | B.16小时![]() |
C.14小时 | D.18小时![]() |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下列叙述可能正确的是
A.此时长江流域一带进入梅雨季节![]() |
B.此时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
C.此时湛江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 |
D.此时悉尼的昼最长,夜最短![]() |
若地球正朝近日点方向运动,此时北京时间为
A.9月24日3时20分![]() |
B.3月21日8时20分![]() |
C.3月22日3时20分 | D.9月23日15时20分![]() |
右图,甲、乙、丙三幅图反映了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冬、夏至正午阳光照射情况,每幅图中都画出了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的阳光,用A或B表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极地地区 | B.乙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 |
C.丙地位于南半球 | D.图乙中,阳光A是该地夏至日的阳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