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船“雪龙”号接到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求救信号后,立即改变原定的科考航线,全速航行,竭尽全力地破冰,前往营救。经充分准备,克服困难,终于于1月2日成功营救俄罗斯52名被困南极乘客。本次科考队的主要任务是在昆仑站与中山站之间(图中星位置)建立中国南极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关于中国南极科考站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内 | B.昆仑站、中山站、泰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 |
C.中山站是中国最早的南极科考站 | D.长城站、昆仑站、泰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内 |
“雪龙”号从接到求救信号到前往营救地点时间内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开普敦温和多雨 | B.澳大利亚正值羊毛收获季节 |
C.斯里兰卡正值雨季 | D.青岛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 |
该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下列对图中各环节含义的说明,正确的是
A.①—下渗 | B.②—蒸发 |
C.③—水汽输送 | D.④—降水 |
从岩层弯曲的形态判断,甲所示的地质构造是
A.地堑 | B.断层 | C.背斜 | D.向斜 |
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叙述正确的有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
②促进地球上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③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④参与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A.②④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② |
该图为天气网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成5~6题。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南移 | B.北半球,向北移 |
C.南半球,向北移 | D.南半球,向南移 |
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秋分(9月23日) | B.春分(3月21日) |
C.寒露(10月8日) | D.清明(4月5日) |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A.诱发沙尘暴 |
B.维持地表温度 |
C.产生潮汐现象 |
D.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位于太平洋上的远望五号测量船(约150°E)对其进行同步监测。据此完成1~3题。“嫦娥二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 | B.太阳系 | C.银河系 | D.总星系 |
卫星发射时,远望五号测量船所在地的地方时为
A.18时59分57秒 |
B.未到18时59分57秒 |
C.已过18时59分57秒 |
D.次日18时59分57秒 |
与月球相比,地球的特殊性在于
A.没有大气层 | B.有自转运动 | C.有公转运动 | D.存在生命现象 |
下面关于喀斯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②该地貌的缺点是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还易引起水土流失
③它是四大圈层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它的形成就是含有CO2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和淀积作用的结果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