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2日,北京香山红叶节开幕。据香山红叶物候观测小组的统计数据显示,19日,红叶平均变色率为43%,24日达到了60%。下图为香山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公园管理部门计划在甲地和山峰之间修建观光索道,设计缆车的运行速度为每分钟100米。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 A.从甲地上行过程中观赏到红叶的变色率逐渐降低 |
| B.从甲地乘缆车到达山峰需超过27分钟 |
| C.缆车的起止点的相对高度为575米 |
| D.游客发现乙处红叶林长势明显好于丁处 |
红叶节期间游客沿景观步道从丁处开始游览,此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 A.位于甲处的缆车站 | B.位于乙处的观景台 |
| C.游步道旁小河河水枯竭 | D.峰顶层林尽染 |
下图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度,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西半球。完成下列问题。
此时,B点的地方时
| A.4时 | B.8时 | C.16时 | D.20时 |
此时,B点位于
| A.晨线,昼长16小时 |
| B.昏线,昼长16小时 |
| C.昏线,夜长16小时 |
| D.晨线,夜长16小时 |
该日,下列城市日落最晚的是( )
| A.哈尔滨 | B.北京 | C.上海 | D.广州 |
湖岸是指湖盆边缘与四周陆地相邻的地区,湖岸线是湖水面与湖岸的交线。读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和湖岸线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湖岸坡度最大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处位于分水岭 |
| B.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
| C.夏季湖水补给河水 |
| D.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米 |
下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关于①③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上升,冷湿 |
| B.①带介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
| C.③带为西风带,风向为西北 |
| D.某地如果常年受③带控制,气候寒冷干燥 |
下图为我国三个省区日照时数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
| A.青海、安徽、新疆 | B.新疆、青海、安徽 |
| C.新疆、安徽、青海 | D.安徽、青海、新疆 |
影响①省(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 B.海拔高度 |
| C.天气状况 | D.昼夜长短 |
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 月均温差值 |
0.13 |
0.10 |
0.18 |
-0.16 |
-0.13 |
-0.25 |
| 月份 |
7 |
8 |
9 |
10 |
11 |
12 |
| 月均温差值 |
-0.43 |
-0.40 |
-0.20 |
-0.10 |
0.11 |
0.22 |
探究结果表明
| A.学校所在地位于北半球 |
| B.林地的年均温差大,裸地的年均温差小 |
| 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
| 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高 |
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减弱噪声 ④吸烟滞尘 ⑤防风固沙
| A.①② | B.②⑤ | C.③④ | D.③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