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口述自传》中说:“那个以鼓吹‘文艺复兴’和‘文学革命’为宗旨的《新青年》杂志,就逐渐变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我们在北大之内反而没有杂志可以发表文章了。”这段话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 | B.新文化运动思想阵营日趋分化 |
C.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失败 | D.胡适公开否定新文化运动 |
公元前452—450年间。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 |
B.保障平民利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
C.用文字明示法律规定,是罗马法的渊源 |
D.作为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罗马法的成熟 |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罗马法十分残酷野蛮 |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
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 | D.重视良好的道德的培养 |
《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 B.维护平民的利益 |
C.维护贵族的利益 |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
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帝国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是征服世界最为持久的征服。”那些“征服世界的法律”源于
A.《十二铜表法》 | B.《查士丁尼新敕》 |
C.《查士丁尼法典》 | 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
诗人爱伦坡曾说“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罗马的最伟大之处在于
A.民主政治的发达 | B.法律体系的缜密 |
C.建筑风格的独特 | D.哲学思想的深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