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
|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
|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
|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
某元素原子仅有的2个价电子填充在n=4,l=0能级上,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A.14 | B.19 | C.20 | D.33 |
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A.C 1s22s22p2 |
| B.O2- 1s22s22p6 |
| C.Cr 1s22s22p63s23p63d44s2 |
| D.Al3+ 1s22s22p6 |
下列各种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中,正确的是()。
| A.1s22s12p2 | B.1s22s22p33s1 |
| C.1s22s22p63s14s1 | D.1s22s22p63s23p64s1 |
各电子层排布电子的总数遵循以下规则:①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②原子最外层电子数≤8;③原子次外层电子数≤18。决定这3条规律的电子排布规则是()。
| A.能量最低原则 |
| B.泡利不相容原理 |
| C.洪特规则 |
| D.能量最低原则和泡利不相容原理 |
对于s轨道及s电子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原子s轨道的能量随主量子数n的增大而增大 |
| B.s电子在以原子核为中心的球面上出现,但其运动轨迹测不准 |
| C.s能级有自旋方向相反的两原子轨道 |
| D.s轨道的电子云图为球形,说明电子在空间各位置出现的机会相等 |